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陈宝存:央行加息并非针对楼市的调控手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1 09: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开始
  
  
陈宝存:央行加息并非针对楼市的调控手段
    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
  根据此次加息方案,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而央行宣布加息随后的国际商品市场期铜价格下跌1.6%,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至每桶82美元以下。
    这样的市场反应在情理之中。作为上述消费品的主要消费国,加息限制需求释放给国际市场带来一定的波折。但是,在限购令纷纷出台的中国楼市,虽然很多人认为加息与未来出台的房产税收等等措施相互影响,会大力抑制房价。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加息与房产税试点对于供需失衡和通胀预期导致的恐慌性购房的影响必定微乎其微。
    实际我们宏观经济层面,寄希望的还是保障房建设会大力推进,保障房大建对于商品房的需求会有强大抑制,实际真的如此的话,我们没必要选择限购,甚至没必要选择首套房首付成数的提高。9、29新政告诉市场的实质是:只能多管齐下,才能把商品房消费的激QING控制在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下。
    在CPI突破3%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资产类产品价格的控制也必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土地供应困局不能解决,保障房建设中大建公租房势必造成的是商品房用地的急剧缩减,而公租房只是延缓产权房需求,而不能消灭产权房需求,那么未来两至三年保障房建设力度放缓之后的商品房市场,会面临新的供需严重失衡。
    据报道: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透露,今年最后三个月,北京计划将50宗地块推向市场,其中涉及居住性质的土地为45宗,供应面积为746公顷,超过今年前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面积的总和。而此次集中供应的50宗地块中,有43宗位于郊区县,主要分布在通州、大兴、房山、顺义等地。而供应地块中还包括几个保障房地块。
    而按照北京市4月份上报的《2010年土地供应计划》,北京土地市场住宅用地供应总量为2500公顷。上述新增供应土地即使顺利推出,也仅能完成年度供应住宅用地约1600公顷,仅为全部计划的64%。
    这与05、06、08年北京土地市场完成供应计划的情况基本类似。而07、09年的行情,唯一的原因就是连续三年土地供应计划完成不足50%的状况。
    对于此时加息,即使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也认为,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并非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至于是否会走入加息的周期,主要在于通胀抑制的情况,而不是房价的未来走势。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抑制房价或者造成房价大跌的分析都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唯一担心的是限购限贷在具体执行中的被潜规则。而限购令之后出现的离婚现象,实际给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不依靠市场,而试图依靠行政手段的调控措施,在供需问题不可能解决的情况下,小动作就能把调控手段的作用全部抵消。市场,还将继续爆出主政者完全看不懂的刚性需求。
    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在楼市早已成为惯例。但是我不懂的是某些媒体报道的某人抛售几十上百套的准确性。他们投机行为是怎么躲过监管方的?
    而据《东方早报》报道:自上海10月7日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沪12条”)以来,限购政策和银行贷款紧缩被视为压缩楼市投资需求的重要措施,但是早报记者近日暗访发现,通过假离婚证“规避”三套房、“借用”身份证购房等手段,来绕过政策门槛的现象悄然浮出。
    这也是我预期新政保鲜期三个月的由来。通胀预期加剧的局面下,楼市投资与投机是不可能依靠行政手段得到抑制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04: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