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美政客互骂对手“向着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3 11: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11日《环球时报》发表文章《美政客互骂对手“向着中国”》,原文如下:

  美政客互骂对手“向着中国”

  中期选举的美国政坛什么最时髦?《纽约时报》9日给出的答案是—— 拍几条咒骂中国的竞选广告,因为仅过去一周,借这种广告攻击竞选对手“亲华”的两党议员就有29位。美国“商业内线”网站调侃说,这样痛击中国的热潮一旦出现,肯定是选举又要来了。在过去20 年中,中国人的耳朵已让美国政客在选举期间的各种谩骂磨出了茧子,这些人“上台前跟中国拼命,上台后拉中国救命” 的规律性表现让中国人觉得好笑。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利益交错越来越深,很多国家的选举开始赶批评中国的时髦。从“人权后进分子”到“谋杀美国经济的凶手”。这些奇奇怪怪的帽子被扣向中国,而《纽约时报》说,起码从美国来看,这种时髦反映的是美国人面对现代中国的不安。

  美中期选举流行语:“我是为了美国,你是为了中国”

  “我从没见过美国政客如此明目张胆地把中国当作出气筒。”美中商会前会长罗伯特·A·卡普的这番感慨10日出现在《纽约时报》网站题为“中国成为美国竞选广告替罪羊”的头条文章中。在距离 11月2日美国中期选举不到一个月的冲刺阶段,多家美国媒体注意到美国政治圈今年出现的“新时尚”——中国成为两党议员竞选广告攻击的活靶子。


  上周,美国俄亥俄州民主党议员斯皮茨制作了这样一条广告:广告中,斯皮茨的竞争对手、共和党人吉布斯宣称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而斯皮茨用接下来的30秒镜头先后描述了中国繁忙的港口和人头攒动的街道,紧接着是俄亥俄州连玻璃都破碎的破败厂房,以及美国工人无助的眼神。广告的旁白说, “吉布斯想和中国搞自由贸易,提高他们(中国入)的生活水平,但俄亥俄州怎么办?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让中国偷走了俄亥俄州9.1万个就业机会”。广告最后出现了中国人舞狮的热闹场顽,旁白是: “在中国,人们会用中文对吉布斯说,谢谢”。

  在美国媒体看来,斯皮茨的竞选广告是今年中期选举前最时髦的类型。《纽约时报》说,大约在过去一周,至少有29 名美国候选人用这样的广告指责竞争对手“过分同情中国导致美国受害”,广告费用高达数千万美元。《华尔街日报》说,红旗、象征共产主义的五角星、富有亚洲特点的音乐,这些在美国人心中代表中国的元素如今却在竞选广告中帮助美国政客将中国渲染成“经济低迷时一个可怕的外部势力”。而政客利用的是选民们对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焦虑。

  民主党参议员斯塔克最近也拍了这样一条广告,他在广告中指责中国在谋杀美国经济之后逃之天天,而他的共和党对手图米是中国的帮凶。这种广告并非民主党候选人的专利,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候选人梅纳德就在一条搭配着中国传统音乐和毛**画像的广告中,指责对手拉合尔曾支持一项致使风力涡轮机产业工作机会流失到中国的提案。美国“MORNING CALL”网站说,这一类广告的规律就是宣称“我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而你是为了中国”。

  《纽约时报》10日说,如今,这些攻击中国的广告已经无处不在,而且拍摄得极为生动,一些人已经担心这会加剧美国人对中国的敌意,使荆棘密布的两国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文章援引罗伯特。A.卡普的话说,在竞选后期,如此多的美国地区将一个国家列为攻击目标,这表明一场新的、精心计算的赌博开始上演,这令人可悲,而且是自贬身份。文章还说,这种趋势实际上流露的是美国人面对现代中国的不安。


  为竞选,美议员扬言“中国接管美国”

  “如果我们密集痛击中国,那一定是选举就要来了。”不久前,美国“商业内线”网站这样感慨道。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舆论上批评美国议员集体抨击中国作秀的文章越来越多。不追寻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咎于中国,美国政客的做法被一些媒体批评“不负责”。

  北京大学学者余万里说,每个中期选举年的9 月底到10月是美国政客们投放竞选广告最集中的时期,这些广告从资金来源上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靠捐给候选人个人的政治捐款制作的广告,由于这类捐款有金额限制,也被称为硬钱。与之相对应,由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工会等组成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出钱制作的广告称为软钱广告。余万里说,此次抨击中国的竞选广告大多是美国一些工会出钱搞的,这群人对中国最不满意。

  10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多名中国专家表示,虽然此前的美国选举没有出现过如此密集的抨击中国广告潮,但近十几年来美国大大小小的政治选举都少不了打几张“中国牌”。从老布什到克林顿再到小布什,一位接一位的美国总统不断重复着在竞选时谩骂中国到当选后重视中国的轨迹,克林顿当年竞选时那句“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徒”的名言让中国人现在想来不免有些可笑。

  谩骂中国并不是赢得选举的保证,但一些美国政客总忍不住这样做,他们的话越来越离谱。本月初,一个名叫奥唐纳的美国女性成了美国媒体的新宠,她频繁出镜的理由是曾在2006年中期选举参选时,宣称掌握到一条不能泄露的秘密信息——中国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来接管美国。但这一荒唐的指责并没有帮她成功,她在初选中就失败了。

  打中国牌成世界选举新时髦在4年前对中国的指责中,奥唐纳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人权,到台湾、西藏的中国领土问题,再到如今密集谈及的人民币汇率,美匡选举中冒出的中国罪名越来越多。韩国社会公约研究所所长李东铁10日对《环球时报》说,随着中国力量越来越强,与各国利益的咬合日益加深,打中国牌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选举中已变得越来越时髦。


  纵观世界主要大国今年的重要政治选举,中国都是绕不开的话题:2010年的日本民主党党首选举,一向亲华的小泽一郎也要靠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来争取选票。此前几个月的英国大选,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曾在电视演讲中以“我们不知道伊朗将发生什么。不确定中国的未来”作为英国保持核威慑力的理由,被时任外交大臣米利班德批。评“侮辱了世界强国之一”。同样在今年,陆克文失去澳大利亚总理宝座,他曾因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被反对者抨击“对华绥靖”。

  2009年印度大选,“超越中国”成了印度两大政党竞相打出的口号。 2008年加拿大联邦大选,时任总理哈珀一开始竞选就走访华裔家庭,如何处理加中关系成为各党派“必答题”。而在那一个奥运年,中国人还记得为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法国社会党领袖罗亚尔呼吁DIZHI北京奥运,而她的竞选对手萨科齐随即表示要来北京看奥运。当时ouzhouyihui绿党党团两主席之一的科恩·本迪曾揶揄萨科齐说,祝他和中国领导人用筷子吃饭,参加开幕式的时候能有个好胃口。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与美国喜欢炒作军事战略等大问题不同,欧洲更爱炒作工业间*、环境恶化等问题指责中国。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系教授琳达·巴克特曼说,1990年瑞典大选中,有人指责中国是人权后进分子,主张和中国断交。而现在,欧洲人更关注的是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是否负责。

  在ouzhouyihui中,“西藏问题小组”主席、德国籍议员托马斯—曼被认为是主要的反华代表,而出生在斯里兰卡的英国籍欧洲议员德瓦被认为是对华友好人士,他于 2006年成立了ouzhouyihui欧中友好小组。在过去10多年中,这两位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态度截然相反的欧洲议员一直连选连任,使得ouzhouyihui内部一直保持着对中国不同的声音。

  有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打中国牌在多国选举中越来越时髦的大背景是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与美国媒体分析政客此轮挑动抨击中国潮是想利用美国民众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的焦虑类似,欧盟内部也有这样的声音。法国《新观察家》杂志 2008年4月曾刊登题为“中国为何让人害怕”的文章列举中国“十大威胁”,文章感慨兑,今天法国人的世界正在变小。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近年的选举也有人开始打中国牌。去年初的南非大选。反对笔人民大会党先是渲染中国产品夺走南非人就业机会,进而指责非国大发放的选举T恤衫系“中国制造”,但南非社会主流对中国和南非关系的发展持肯定态度,选举结果也以非国大的获胜而告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5 04: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