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的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 18: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陈勇)9月28日,中俄两国元首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在二战胜利65周年之际,这份《联合声明》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抗击法西斯轴心国的一场战争。中国和当时的苏联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各自承受了数千万军民的伤亡和惨重的物质损失,才得以驱逐纳粹和军国主义侵略者。胜利来之不易,牺牲值得铭记。

  但是在战争胜利65年之后的今天,沉渣泛起。今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5周年纪念日的前夕,部分欧洲国家极右政党成员和日本极右分子在东京“联袂”参拜了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一行径引起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担忧,中俄两国作为二战中法西斯侵略罪行的最大受害者,更有理由警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18: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行径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究其根源,二战之后紧接着发生的冷战,为法西斯余孽生存提供了土壤。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意识形态的偏见,没有彻底惩罚侵略者,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欧洲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容留法西斯政权分子,在亚洲更是大量留用军国主义战犯。比如,曾以同盟国战俘和平民进行生物战人体试验、犯下****罪行的日本“731部队”首领,就得到美国的庇护而免于起诉,有些人在战后反而身居高位。

  不仅如此,美国还出于一己私利,背弃同盟国之间的共识和协定,损害同盟国的合法权益。比如,1945年7月26日同盟国政府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曾明确指出:“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日本理应归还战争中侵占的一切领土。但到了1971年,美日却不顾中国的反对,擅自签订《归还冲绳协定》,将日本从中国窃据的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管理权“归还”日本。

  正因为历史的正义得不到伸张、罪行没有得到清算,才酿成今天的一些怪象。人们看到,在欧洲,极右势力继承了纳粹的衣钵在鼓吹种族谬论,通过煽动仇恨和偏见攫取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而在亚洲,极右势力甚至否认侵略、美化军国主义的罪行,堂而皇之地继承侵略中获得的“赃物”。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现实。正如中俄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文件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定论,不容篡改,否则将挑起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人们应该看到,只有伸张历史的正义,彻底清算法西斯罪行,才能彻底消除今天极右分子生存的土壤,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威胁。而出于私利纵容罪犯、不清算侵略行为者,很有可能因为短视而付出代价,最终咽下自酿的苦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0-3 10:46:53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0-3 10:47:03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0-3 10:47:18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0-3 10:47:29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0-3 10:47:39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0-3 10:47:46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0-3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0-3 10:48:09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06: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