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700点久攻不破 券商自营期待跨年度行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5 09:3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曾子建
上证指数 (000001)最新价:2591.55  2.84 0.11%股Shi直播 资金流向 市场雷达今年第三季度的反弹行情,对不少券商的自营业务而言,相信是较好的收获季节。尽管不同券商自营风格不同,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相对公募基金更为灵活的操作,券商自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么,7月以来到现在,主流券商在这轮行情中,大多采取了怎样的操作策略。而2700点久攻不下,券商自营老总们对后市如何看待,他们接下来又会采取怎样的策略?
紧跟政策方向重仓新兴产业
张先生是华南某券商自营总监,对于今年第三季度的操作,张先生颇为满意。7月份以来,尽管权重股无法表现,但在各类题材股的强势表现下,股指还是走出一波较强的涨势。张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我了解,在本轮行情中,不少券商的自营盘表现优于公募基金。主要原因,是券商自营操作相对灵活,不受仓位限制,因此完全可以摒弃权重股,而注重对新兴产业题材股的配置。”
张先生表示,其实行情只要好,包括公募基金在内,主要机构其实做得都不错。不过,公募基金有最低仓位限制,因此不少都配置了权重股。因此,也从一个方面拖累了基金净值。不过,券商自营则相对更好。
那么,张先生所在的券商,在第三季度操作得如何?张先生表示,“政策往哪儿,资金就往哪儿流。所以,我们主要还是倾向于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配置。”不过,券商自营的仓位并不会像基金那样,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比例。“我们的资金是动态的,看好时进来的资金多些,不看好时,钱都不在账户上,因此具体的仓位不好测算,总体而言,大概保持在60%~70%。这不能和基金相比,券商考虑的是绝对收益,而不是净值的相对变化。”
2700点久攻不下短线或减仓
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持续走强后,本周市场出现明显调整,2700点也成为一道重要的阻力区。那么,目前券商又作何考虑?
张先生表示,宏观大环境还不支持市场风格转换至大盘蓝筹,因此要想摆脱2700点压力,还有较大的难度。而小盘股估值已高,监管层一再收紧监管,11月份还面临创业板解禁的压力,因此,我们对后市并不看好。
对于接下来的操作,张先生认为,“整个今年的行情,都是以震荡为主,所以在操作上采取趋势投资、右侧交易。既然现在开始调整了,那么也就会顺势减仓,不宜保持过重的仓位。同样是由于券商追求绝对收益,因此,前期配置的新兴产业个股,如果估值高了,而市场趋势又不好,因此很多股票应该都会减持。
看好跨年度行情
9月行情即将结束,相信券商自营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取得不错的业绩。那么,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是否还会有不错的表现?
“站在目前的时点来看,我们对12月的预期相对较高。”张先生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政策方向不明,只有等待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政策方向估计才会明朗。而11月份创业板解禁后的估值压力,也会逐渐得到消化,市场是否能够逐渐走强,在12月份应该也明朗,而目前大盘蓝筹股在逐渐下跌后,到时候估值是有吸引力的。”
2700点,似乎始终是压在大盘上方的一堵墙,那么,这一点位会不会就这样成为今年的高点?“这还不好说。”张先生表示,“我们看好跨年度行情。不过,这还只是站在目前的时点和环境下的判断,还得走一步看一步。政策和经济环境、市场状况时刻在变,观点也很有可能需要调整,在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和能力下判断,或许年末的行情还值得期待。”
同步播报
券商自营三季度反转8月净利环比大增
每经记者王砚丹
2008年以来,券商自营盘一直表现不佳。许多券商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损失惨重,又错过了2009年的小牛市行情。而在今年上半年的暴跌中,多数券商再次因未及时止盈止损蒙受巨额损失,拖累了业绩。
但是随着7月反弹到来,券商自营盘开始表现得积极起来。本周,曾经因重仓东方集团[5.73 1.06%]而在上半年爆出巨亏的东莞证券宣布,第三季度自营已经盈利7000多万,弥补前期损失。
不仅如此,二季度以来,许多券商自营部门痛定思痛,逐渐摆脱了被动等待市场涨跌的局面,积极布局,在这波大盘反弹中取得了不错成绩。
8月上市券商的经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券商8月单月净利润环比大增,特别一些中小券商表现更为突出。如国金证券[15.98 1.14%]8月实现净利润1290.49万元,环比大增11.43倍;太平洋[11.01 0.09%]8月实现净利润4132.78万元,相当于上半年净利润的73%。
东莞证券成功换股
今年一季度,东莞证券买入5783.95万股东方集团(600811,收盘价5.59元),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东方集团股价3月31日摸至年内最高点8.25元。4月中旬以后风云突变,4月、5月东方集团分别下跌14.50%和15.94%。而根据东莞证券股东锦龙股份[17.86 -1.11%](000712,收盘价18.95元)发布的公告,截至6月9日,东莞证券投资东方集团的浮亏高达8953万元。受投资失误拖累,上半年东莞证券净利润仅有1.3亿元,同比下滑58.4%。
但是东莞证券从6月开始逐渐割肉。6月末,手中的东方集团已经减少了844.99万股。在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莞证券总裁张运勇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将剩余的东方集团清仓出局,不过他拒绝透露亏损金额。
在割肉的同时,东莞证券从6月底开始建仓中国重汽[22.38 1.63%](000951,收盘价22.30元),6月30日持股数已经达到231.79万股,成为中国重汽的第六大流通股东。
现在来看,东莞证券这次调仓换股似乎很成功。7月至今,中国重汽上涨超过30%,而东方集团却下跌1.93%。张运勇也表示,公司在进入中国重汽后不到一个月,账面盈利就达到了1000万;三季度以来公司自营盈利已经达到了7000多万,弥补了大部分投资东方集团所造成的损失。
其他券商也有不俗表现
东莞证券只是个个案。国信证券对大元股份[28.36 -2.24%](600146,收盘价29.29元)的投资又是一个典型案例。二季度末,国信证券以396.68万股的持股数,成为大元股份第二大股东。而7月以来,大元股份重拾升势,两个多月涨幅近80%,昨日更是向30元大关发起冲击,再创历史新高。
大元股份股价强势表现,与其转型金矿的重组方案有着密切关系。除了重组概念外,新能源、园林、消费医药、食品饮料等近期市场大热板块都成为了券商自营盘追逐的对象。
如年初饱受干旱困扰的绿大地[33.70 2.12%](002200,收盘价32.00元),3月以后股价从28元左右开始出现暴跌,至5月19日最低跌至17.81元。而在暴跌过程中,中原证券和银泰证券毫不犹豫地买进。6月底,中原证券持有绿大地451.45万股,其中255.36万股为二季度买入;银泰证券持有绿大地280万股,全部为二季度买入。两家公司因此均上榜绿大地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
自7月16日从19元附近启动至今,绿大地两个月时间涨幅近70%,中原证券和银泰证券赚得盆满钵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3: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