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成功者现身说法政治咋复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1 10: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治课是考研的必考科目,也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疼的一科,至少我刚开始着手复习的时候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我感觉其实政治就那么回事儿,挺简单的。我考的是文科的政治,考了7 9分,还算令我满意。

我是从十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应该说是比较晚了。但是我觉得太早了也没必要,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橹槁嘛。

政治课的复习,参考书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动手比较晚,所以我可以从容地听别人的推荐什么书好。刚开始,同学跟我推荐的是启航学校岳华亭的《政治理论辅导讲义》。我看了之后,感觉不好:一来不分轻重过于繁杂,二来书中有注明" 该考点在xx年考过"的地方,我看完了考点看题目,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答,特别受打击。这样,我就先把这本书放在一边,另外买了一本黑博士的《黑博士政治成功复习指导》(世界图书出版社),这本书一看上去就令人舒服:编排的题目明显是为了照顾考生的信心的。我认为把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是最合适不过的。

我抱着这本书读了近一个月,把全书浏览了一遍,差不多三四天就看完一科。同学都惊羡我的速度快,其实我觉得第一边看嘛,观其大略就足够了。这样我对每门课已经心中有数了。

毛**思想是最简单的一门,因为线索清楚;

哲学也容易,因为逻辑性强;

政治经济学就更不用说了,打小就学,太熟悉了;

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容较少考点不多,也很轻松;

至多是一个邓小平理论比较难缠,内容繁杂且到处都是雷区,标着"小心,必考"、"重中之重"云云。

我就照着这个顺序读完了第一遍,这时候已经到了10月底,虽说心中有数,但还是没有多大把握。接下来,我从网上拷了一份政治大纲,打印出来,整整打印了1 6张A4的纸,因为我留下了比较大的行距,预备着在上面写要点。照着这份大纲,我开始了第二遍的复习。因为有第一遍的印象,所以第二遍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我就一边看,一边把要点记在大纲的空白位置上,都是非常简单的几个字。

比如说,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一论断,有这么三个要点: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3.在重大关头,我们党、邓小平都是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解决重大课题的。那我在大纲上,就注明这么几个字就足够了:过程基础课题。余下的就需要自己展开了。

这个过程也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间,我不但读高教司的入门书,还穿插着读岳华亭(毕竟高教司的内容不够充实,只能作为入门读物),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把要点了然于纸上了。看到我的大纲我就感觉特别有劲儿:就那么几页纸,却涵盖了全部的要点。

十一月份,我的第三遍复习正式开始了。其实说是第三遍并不完全,因为在空闲的时候,我就经常翻阅我的大纲,试着由要点回忆全部的内容。这样慢慢积累,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开始发现这时的政治实在是太简单了。我开始试着在看大纲的基础上把考点和它的要点联系起来,这时候就不但要理解,而且还要死记了。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只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因为在我眼里,五门政治课就只是我的那1 6张A4纸了。

这样,由大纲的考点到要点,再由要点扩充到全部内容,我已经完成了一个全过程。我对政治的信心前所未有的高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岳华亭再精读一遍,我发现现在再来看岳华亭,感觉也是很舒服的。尤其是邓小平理论那一部分,是人大的包仁编写的,要点清楚而且非常有条理。在这里,我向大家郑重推荐,读邓小平理论不能不读包仁这部分。

接下来的十二月,我又买了几本参考书:一本是黑博士的政英冲刺、一本是启航的重点要点难点精编之类的书,还有三本时事政治的书。做冲刺题,我最拿手的是做选择题,单选题一般是考大纲上的考点,最简单。多选题刚开始做的时候感觉不太好,但是多做几次,找到命题的思路和解题的一般方法之后也感觉蛮好的以加深记忆。

时事政治的内容,我感觉大家往往过高的估计它的难度了。其实每年的时事考的都是当年最重要的事件,大可不必过分劳神。只要平时留意一下报刊杂志就可以掌握一个大概,再把当年的重要会议的重点议题记一下,就可以搞定了。其实,单纯的时事内容很容易搞定,但是每年的试卷中有大部分是跟时事有关的,这些内容往往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靠平时的积累了,平常读报的时候,我就比较关心时事。

现在来说考研的试题。其实命题者再有招儿,也比不上那些闲着没事儿专门研究命题的"考研专家"们。所以,当你拿到试卷的时候,应该和平常做题的感觉是一样的:题目似曾相识,但是也要小心陷阱。

2005年政治理论复习总思路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该考试的目标,是“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表明政治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两类本事:一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能力;二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运用能力。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是重点、关键。下面,我们主要从2004年考题出发来谈一谈2005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的总体思路。

从2004年的考题命制情况来看,该指导思想得到比较好的贯彻和体现。在“政治理论试题”总共四类题(单选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100分的卷面中,前两类题直接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认知能力的考查,它们占了45分。就具体题目而言,除了“形势与政策”部分的个别题目(如“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内容)显得有些“偏”外,其它的题目所考察的,可以说都是“基本”的东西,如基本概念和基本论断,是一个本科生应当、也完全有能力掌握的。后两类题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它们占了分值的大部分,即55分。如果说对付前两类题主要是靠“背功”的话,或者说打开现有的书本可以直接找到关于它们的现成答案的话,那么后两类题在一般的教材或辅导书上是无法找到有关它们的直接答案的,故而要将它们回答好,就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透彻理解,活学活用。与往年相比较,2004年政治理论考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明显强化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具体表现在:

1.从题型构成上看,论述题被取消了,全部代之以分析题。

我们知道,论述题的特点是提问相对直接,考生一看就知道问什么,要考什么原理;而分析题的提问就比较含蓄、隐晦,不少题目中不直接出现要考查的对象,需要考生自己识别、归结出来。如果说论述题是单一地考查同学们的演绎能力的话,那么分析题则是既考查归纳能力,又考查演绎能力。假如归纳得不对,那么演绎就无从谈起。不少考生因为归纳能力比较差,结果面对题目不知所措,要么无法下笔,要么乱写一气。

2.题目大多是复合型的,所涉及的知识点不是一个,而是几个。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最后一道题,它融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哲学三科的有关知识于一炉,这种突破学科界限、注重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渗透与衔接的命题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然,要答好这种题目,机械地瞎子摸象是不灵的,它需要考生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融会贯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要求相当高。从实际情况看,考生对这道题的回答不大理想,不少考生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定位欠清晰,给人一种“蒙了”的感觉。针对2004年考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有志于参加2005年考研的同学们当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在战略层面上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即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现在在一些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政治理论很容易的,最后突击背一下就行了。这种说法不要轻信。近几年来,考生中因政治理论课达不到单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而被淘汰的大有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容不得大意。

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就是一定要早动手。是否参加考研要早决策;决定参加就要早投入复习。这么多要背的内容,不花大量的时间是对付不了的;而综合能力的提高,更非临时抱佛脚所能解决问题的。那么如何行动呢?在政治理论的复习中,建议同学们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做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点。即应当记忆理解,主要指基本概念。政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以及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东西,对它们必须准确记忆,透彻理解。倘若概念不懂、范畴不清,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不会,那其他的事情都将无从谈起。

二是连好线。即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相互贯通。

三是顾好面。即应当全面复习,不能有遗漏。从学科构成本身的逻辑上讲,不同的概念、原理之间的确存在轻重主次之分,所以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妨把它们区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但这种态度在考研中就不适用。因为凡是考纲规定的内容,都可能考。所以,从应试的角度看,什么内容重要?凡是考的,就是重要的。而什么考、什么不考,考完了才知道。故而复习必须全面。近年来考研命题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注意各章节内容的平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12-23 19:30:48 | 只看该作者
经验不错,不过如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一些辅导教材未免有“托”的嫌疑。。
3#
发表于 2006-1-4 21:36:07 | 只看该作者
大事记
4#
发表于 2006-2-12 15:50:0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我顶!
5#
发表于 2006-3-4 21:22:48 | 只看该作者
slamduk 高人!特有意思一个人,呵呵呵,说管理员是做广告呢..........还什么....
6#
发表于 2006-3-12 16:13: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这位仁兄(姑娘)的考研经验值得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4 18: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