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政策。中国的这一理念和政策受到了亚洲和整个世界的广泛欢迎。”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有助于其他国家理解中国,有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目前,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使得亚洲各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促进了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国在推进全球合作和互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是印尼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作为该中心创始人之一,瓦南迪是亚洲问题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瓦南迪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所坚持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给亚洲区域合作以非常有益的启迪。亚洲应在未来共同落实这一理念。他说,目前亚洲地区已经有了东亚峰会、东盟峰会等合作框架,如果可以在战略层面和安全层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经济和卫生等领域推进职能性合作,就可以把亚洲区域合作推向更高的水平。瓦南迪举例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出色,而印尼差一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并从中获益,而中国也非常乐意帮助我们。这是推进和平发展、促进互利共赢的一个例子。
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中国经济责任论”,瓦南迪说,尽管中国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有很多实际困难。他说,中国正在非常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承担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不公平的指责,中国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在意那些指责,继续保持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同时加强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合作,使经济得到健康稳定发展。这不仅对中国自身有利,也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
谈到一些国家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瓦南迪表示,国际社会应该团结一致,共同解决这些难题,而不应让中国承担全部责任。他说,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一些国家只看到了中国的经济总量惊人,却没有考虑到人均值,这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西方国家不应嫁祸于人,把一些责任都推到中国身上。
访谈结束时,瓦南迪告诉记者,中国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豪,因为她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0%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给了人民体面的生活,给了人民无限的希望。
(本报雅加达9月16日电)
相关阅读:
2010.09.17
2010.09.16
2010.06.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