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深圳特区“三十而立”魅力不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9 09:1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Jintao称赞“深圳奇迹”

  【法新社北京9月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今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示,深圳是个“奇迹”。在数十年前帮助中国走向繁荣。

  胡Jintao在深圳说,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国家电视台报道,胡Jintao说:“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紧邻香港的深圳是着名的改革实验室。1980年,在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开创的改革中,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可以接受外国投资的经济特区。

  为吸引外国投资者,深圳提供税收优惠和简化的政府办事程序。它被树为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典范。中国后来又建立了其他几个经济特区。

  【德新社香港9月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今天参加了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他对这个以前毗邻香港的渔村表示赞赏,前领导人邓小平就是在这里首度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领导人试图把中国变成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来源地之际,深圳既是中国过去的象征,也是中国未来的象征。

  胡Jintao说,深圳要进行更多经济改革,对国家进一步发挥作用。他说,深圳要成为试点项目的推行地点以及“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这是指设法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进入这里。

  胡Jintao向已故领导人邓小平致敬,邓小平是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他所推行的经济改革令深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韩联社香港9月6日电】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领导的中央政府1980年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30年后,深圳从一个只有大约两万人的小渔村变成了一座拥有14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09年,深圳的GDP相当于1210亿美元,达到香港GDP的近60%。深圳的人均GDP为13581美元,是中国大陆最高的,而且其目标是到2015年使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

  特区仍做“改革排头兵”

  【路透社深圳9月6日电】胡Jintao主席今天说,中央将继续支持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政治和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胡Jintao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必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他说,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


  胡Jintao说,经济特区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他指出:“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在过去30年里,深圳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5.8%。

  胡Jintao在讲话中没有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但他说必须要大胆创新,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把深圳工业区及其他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提升为更加先进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中心。

  胡Jintao还要求“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就在上月,温Jiabao总理在深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到了中国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会得而复失。

  【《香港经济日报》9月6日报道】中央日前批准深圳前海特区规划,希望利用粤港合作平台,在多个领域“先行先试”,尤其争取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

  对于深圳前海特区获批,有舆论指出,中央有意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政治与经济特区,承担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双重使命。权威人士认为,前海特区被期望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将是前海“先行先试”的最大亮点。

  【台湾《联合报》9月6日报道】深圳今天举行特区建立30周年庆典。**中央总书记胡Jintao在庆典的长篇讲话是今次活动的重头戏。

  据分析,胡Jintao这次讲话的一大待点,是高度肯定改革开放,重在议论发展方式。也就是说,确定改革开放仍是中国“长期的任务”,经济特区要继续先行先试;同时,中国当前重要任务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将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的发展。

  胡Jintao的讲话,谈的是经济特区建设,议的是中国发展方向,其中一个特殊意义是为下月将举行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框架性定调。**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敲定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成长的烦恼”亟待解决【《香港经济日报》8月25日文章】深圳特区成立30年以来,曾经创造出令人惊喜的经济发展奇迹,但近年却出现成长的烦恼,面临“特区不特”、发展路向迷失等问题。

  深圳特区成立后以特殊的政策,曾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吸收巨额外资、学习外国技术,为国家改革开放打下良好基础。

  但随着国家持续开放,深圳原有的“特殊政策”已变得不再那么特别。尤其是近年一个个国家级“新区”相继设立,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相比之下,深圳优势有弱化的危险。今年5月举行的市人大会议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也坦言,深圳正面临发展瓶颈。

  有智囊指,明确深圳今后在国家大战略中要扮演创新之城的角色,有助深圳解决“成长的烦恼”,让深圳在新定位下再次提速发展。

  【台湾《中国时报》8月27日文章】30年前的深圳如今成为有1400多万人口的大都会,被誉为“中国(发展)模式”的标志。不过,当年深圳拥有的所有优势逐一丧失,若不发动第二次改革,这个辉煌的城市很可能被历史淡忘。

  《中国日报》特别走访多名学者为陷入发展瓶颈的深圳把脉,发现其病情比预期的严重。首先是发展速度放缓,深圳近年经济增幅约11%,远不及天津的16%,滦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坦言:“一个经济特区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厦支撑,其优势又在哪里?”

  深圳前市委书记李鸿忠的感触尤深,他列举深圳目前饱受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和环境恶化之苦。目前深圳可开发土地不及200平方公里,几年后将无地可用;深圳人口暴增使环境容量透支;特区多条河流污染严重,阴霾天气超过一年的三分一。

  深圳的特色是外向型经济,深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潜藏“浮萍经济”的危机。金融风暴来袭,经济立即陷入停滞,如何避免这种“无根经济”,对深圳的未来是一大挑战。很多人只看到深圳的光鲜,却未注意深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上仍处于低端位置。

  而深圳过去30年最大的失误是轻忽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未来,学者一致认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3 21: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