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传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8 19:4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关系学科史一直以理论和方法的论战为主线来叙述国际关系学的演进。国际关系理论论战迭出,依次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争、行为主义和传统主义之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争、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之争。同一个国际关系舞台上如此之多的争论,集中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多元属性。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大研究传统分别依托于政治、经济、文化属性,拓展出各自的理论群,丰富了对国际关系本质的认识。

(一) 现实主义研究传统

立足于无政府状态下安全稀缺的政治属性,现实主义开创了自己的研究传统。从研究传统的意义上讲,该传统的实体是立足于权力基础上的理性群体(城邦,民族国家) 。该传统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斗争,安全是压倒一切的目标。国际间的互动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零和博弈”,属于冲突型互动。在政治哲学上,该传统倾向于保守主义,对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奉行审慎的道德原则。该传统的意义在于揭示世界政治的本质,真实地反映世界政治中不可避免的困境。

现实主义传统提供了一个剖析世界政治的基本视角,该视角对其内部理论起着限制、启迪、辩护的作用,激发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研究纲领和具体理论。古典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研究传统的代表性纲领。它们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研究传统,持久而又深刻地解释了世界政治的基本事实。这三个研究纲领有着各自的硬核,追求的是独到而又深刻地解释世界政治的某类事实。它们之间是平行共存的关系,只有当某一纲领已经不能预测国际关系的新事实,沦为退化纲领时,才有可能被替代。目前,现实主义传统内并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内部的分歧成为推动其理论创新的基本动力。

(二) 自由主义研究传统

自由主义研究传统立足于国际关系的经济属性,强调国际关系的契约合作精神。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信奉“个人权利”:个人高于群体,高于国家。在一切政治活动中,人只应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该传统的国家观认为国家仅仅是个人的代表而非单一、自在的行为体,国家的作用在于体现和保障国内公民的偏好。自由主义传统作为分析社会事实的一种视角,试图了解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是如何互动的。所以,该传统视个人为研究实体,这与现实主义传统的国家观有一定区别。从方法论上讲,自由主义传统信奉多元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承认议题的多样性,模糊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界限,重视经济、环保等事务。相对现实主义传统对安全的强调,自由主义更重视经济福利。此外,自由主义强调通过经济互补、制度协调可以实现国际合作,相信多元利益可以得以调和。该传统重视人在国际关系中的能动作用,相信人类的理性,对国际关系的进步持一种乐观态度,是一进化的理论体系。

自由主义研究传统启迪、规范了制度自由主义、商业自由主义、共和自由主义等成熟的研究纲领,其中尤以制度自由主义称著。通过制度这一核心变量,提供有效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相互预期等促进国际合作。在理论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是一进化的研究纲领。而商业自由主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强调经济互补、相互依赖对国际和平的重要性。共和自由主义强调国内政治属性的重要性,其代表就是“民主和平论”。这两种研究纲领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自由主义研究传统的生命力通过拓展其理论组合,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 建构主义研究传统

建构主义研究传统抓住了国际关系的文化属性。其在本体论上以理念为实体,否认身份、利益是给定的,侧重研究观念对身份、利益的建构作用。在方法论上,承认科学实在论,建立在主观一致基础上的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主体间的共有观念使得建构主义成为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研究传统之一。[29] 而后现代建构主义不承认科学实在论,以批判、解放国际关系为目的,更接近于反思主义理论而非建构主义的研究纲领。

建构主义的研究纲领主要有体系建构主义和单元建构主义。体系建构主义侧重观念的体系分布对单元身份的建构。而单元建构主义认识到国内共识的重要性,重视国内文化对一国身份的定位作用。建构主义研究传统解释了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预测了国际关系的重大事实如欧洲一体化的持续发展等,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三大研究传统各自抓住了国际关系的本质属性之一。这三者是不可通约的,以对北约的解释为例,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别从安全、制度合作、文化来探究冷战后的“北约现象”。它们规定了各自研究纲领的研究方向,通过研究纲领的解释力来体现自己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地位。理论上的分指的是研究传统的分,理论上的合则更多是指构建研究纲领时的相互借鉴。它们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却立足自身的研究传统而发展出不同的研究纲领来相互竞争。理论的分是不可避免的,但为了完善解题能力,各自研究纲领在分的基础上存在合成的可能性,甚至存在突破研究传统某些非核心的限定而完善解释力的可能。根据研究传统的概念,这种突破不是脱离该传统,而是丰富该传统的内涵。

陈小鼎《试析国际关系理论的合成——一种科学哲学的分析视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22: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