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效应带动人口发展 专家称长三角区域内人口迁移流动将日益频繁
据上海市人口计生委预测,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140万人,2020年将达到2250万人。
早报记者 顾文剑 实习生 孙甬超
近年来,上海外环以外区域人口导入强劲,5年来人口密度增幅达31%。昨日,在第21个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以“世博效应与人口发展”为主题的上海人口论坛在沪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在世博效应带动下,上海人口构成将更多元化,国际人口、商务人口、旅游人口及通勤人口将大量涌入。
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但目前拥有的金融从业人员不足20万,只占总人口的1%。相比较,纽约拥有77万该类人才,占总人口3.5%。香港则是35万,占总人口5%。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党委书记谢玲丽称,这意味着人才集聚和人口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将更加明显,上海将力求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转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大型住宅小区建设的推进以及产业布局的调整,上海市人口居住沿着轨道交通扩散和向郊区新城集聚,呈现出人口城市化和郊区化并进的发展趋势。市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内环以内区域的常住人口密度下降到30084人/平方公里,5年来下降幅度达16%。同时,外环以外区域人口导入强劲,5年来人口密度增幅达31%。
与会专家认为,世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对国内外人口的吸引力和融合度,长三角区域内人口迁移流动将日益频繁。谢玲丽判断,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使长三角区域人口分布“一盘棋”格局日益明显。
为此,市计生委表示,将加快人才吸引、集聚和培养,建立吸引全球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并借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检验,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引导人口向新城集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