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的未来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3 11:4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百花齐放”阻止全球文化同质化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未来呢?

  李凡纳利:中国有那么长的一段历史,中国始终有一个属于自己身份的代表,并没有像土耳其那样有太多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存在于社会阶层中。

  环球时报:在快速发展中,中国是不是也失去了宝贵的传统?

  李凡纳利:我不是反对社会变得更加现代,但很可惜,现在全世界拥有同一个标准。我经常出差,常常看到不同国家的电影院都在放同一部好莱坞大片,世界城市慢慢地都在向纽约的方向发展,好像世界就这么一种身份体。城市就像一个机器,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那里生活了很久之后,彼此变得相同,包括他们的长相和思想。

  我不想看到这些,我想看到独特的文化。我认为,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文学,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拥有不同文化的人,能把自己的文化紧紧地抓住。我记得中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就是“百花齐放”。

  环球时报:从帕慕克到您,土耳其文学越来越被世界所知。

  李凡纳利:其实,土耳其在文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也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家,但可惜的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书都是从美国走出去的,而不是从伊斯坦布尔出去的。美国就像是一个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所有人都从那里买书进书。只有这个作家被全球化了,才会被更多人知道。▲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摘录

  ◆土耳其社会阶层之间有着深深的隔阂;但工厂老板和他的工人,高官和他的司机,一家控股公司的创始人和一个乞丐,全都在电视机前联系起来了。所有的人全都追随同一批男女众神,看他们的照片,看他们的表演。在这个国家里,有财富,但没有什么可以叫做文化或品位上的精英。

  ◆在这个国家,人人都互相憎恨。军人鄙夷市民;空军军官鄙视同级陆军军官;政治学系毕业生看不起拿法律学位的;商人讨厌政客,政客厌恶商人;媒体评论员靠推倒偶像博取名声。还有什么地方的报纸专栏像这样充斥着亵渎和谩骂?知识分子群体是一盘散沙。他们培育仇恨,话语里充满讥讽、蔑视和恶意。

  ◆人生旅途要经过一个‘骆驼阶段’,背负着社会压在他们身上的全部愚蠢和偏见的负担。接着要经过一个‘狮子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会抵抗所有这种偏见。但还有一个阶段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儿童阶段。这是最高阶段,要求人用儿童的天真去思考人生,去玩游戏,接纳各种影响,找回自己那失去的天真。

  ◆还在穴居人时期,女人们会问男人们三个问题:要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还爱我吗?当时是这样,今天在纽约、巴黎、伊斯坦布尔,这些问题依旧适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3:54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