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28 17:38:04
|
只看该作者
<P>31.溪水:政治经济学的出题方向今年会变化吗<BR>请问史师兄:你觉得政治经济学的出题方向今年会变化吗?能否指点迷津?其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这几年看是否很有规律性,你觉得其中的规律性会延续下去吗?尤其是十月份党的会议刚刚召开,你觉的期间通过的“决定”会对今年的试题产生影响吗?</P>
<P>史浩:规律性还会延续下去,今年的十月份党的会议通过的“决定”或多或少会反映在出题思路里。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要加以注意。</P>
<P>32.信仰九久:请问丁师兄<BR>请问多恩布什,布兰查德的宏观也不入流吗?</P>
<P>丁建峰:当然是很好的教材了,我刚才忘记说了。其实人民大学出的好教材是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我本科学习时用的是第六版的多恩布什和菲歇尔,作为参考材料,但考研期间基本上没有阅读,我在书店站着读了一下第七版,发现里面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后凯恩斯主义,但是,好象考研的比重不大。</P>
<P>33.溪水: 请问史师兄刘伟老师的。。。。<BR>有刘伟老师的讲课笔记,能够代替那本《经济学导论》吗?<BR>此书是哪个出版社出的呢?</P>
<P>史浩:红皮,具体我想不起了,好象是北大清华学经济学系列丛书.</P>
<P>版主注:中国发展出版社</P>
<P>34.lyk20013254:丁师兄:关于十八讲及中心讲义<BR>请问丁师兄:十八讲答案必须有吗?还有除指定参考书外还有那些资料比较有帮助,如中心讲义等;另:除中心完全公开的信息外,有必要再另找信息吗?或中心有再透露其他信息的可能吗?</P>
<P>丁建峰:我就没有十八讲的答案,再说答案也有可能是错的。<BR>我在中心上课的时候,拿到过讲义,的确写得很好,当然跟考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但也许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中心不会透漏任何关于考研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是完全公开的。</P>
<P>35.ardengong:请问高师兄,还剩两个月了,关于专业课,你有什么建议?<BR>去年论述第一题关于煤矿公司是否应该扩大再生产,我想听听你的看法。</P>
<P>高振宇:你好。建议你主要读几本书,不要把面铺的太广了,微观可以以平老师的十八讲为主,宏观看张老师的那本,把其中的主要内容掌握了,问题应该不是很大。<BR>至于那道题,我的印象很淡了,好象当时答的不顺利,没有完全的分析出来。不好意思了。</P>
<P>36.kitty22nd:请问丁师兄:你在这个阶段是否坚持每天都学习</P>
<P>丁建峰:是啊,有时多有时少,我每周都会和同学聚会,聊聊天,然后看看闲书什么的。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也不是太忙,至少和现在相比是这样。</P>
<P>37.windtalker:请教丁师兄????<BR>本科不在北大,甚至不在北京,会不会对考中心的研究生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或者应当如何面对该问题?3ks a million !</P>
<P>丁建峰: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因为我们这届有很多外地考过来的同学,由于中心的出题方式有自己的风格,最好还是能看一下往年的试题,熟悉它的风格,到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另外,多注意把自己的经济学思想用数学的方式加以表达,注意到这一点,在外地和在北京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P>
<P>38.ZHANGFIELD:一些安排大一学习的建议<BR>高师兄:给大一的金融系并梦想光华的小弟一些安排大一学习的建议吧,感激不尽! </P>
<P>高振宇:我大一的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除了玩和去参加社团活动。<BR>至于建议,可以说一点自己的想法。一是要努力的去玩一下,毕竟从刚从高中过来,不玩一下对不起自己,玩什么看个人的兴趣了。二是要努力的在玩的时候学习一点,别连最基础的东西也不会,那样将来会很麻烦的。<BR>至于考研,建议不要太早的开始,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可以找相关的书来看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来听听课什么的,从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就可以了,否则会很累,效果也不好。</P>
<P>39.zfmark_2000:有关光华考博<BR>高师兄,考光华博士的要领有哪些啊,作为一个外校考生,可能性大么?要是考市场营销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信息管理与决策,一个是营销管理,他们有什么区别么?现在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谢谢!</P>
<P>高振宇:光华有好多专业,我读的是国民经济方向,所以对你的问题不太了解,不好意思.<BR>但,我觉得是哪个学校的无所谓了,因为我现在的同学中有老多或大部分是外地考来的,只要我们想做,并充分的准备,光华是没有理由不要我们的!!!</P>
<P>40.sheen: 请问师兄,在决定考研之前如何为自己定位<BR>请问师兄,在决定考研之前如何为自己定位?能不能谈你们在大学里的情况,以及这其中的风险问题?<BR>谢谢,非常感谢!</P>
<P>丁建峰:我的定位就是研究理论,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内向,社会能力很弱,但是很喜欢胡思乱想,我在大学里如果单就学习成绩来说,应该是“a big fish in a small pool"我们交大的经济学很弱,弄斧到班门,所以就到了中心,本来交大已经保送我了,后来为了中心我还是把它放弃了,这中间当然有一点风险,但是预期的收益很高,值得付出。</P>
<P>41.zfmark_2000:我很崇拜张维迎<BR>高师兄,我很崇拜张教授啊,不知道到北大能否听到他的课啊。</P>
<P>高振宇:可以,周三下午3:30 118教室有他的企业理论,听的人很多.他由于太忙,好象只开了这一门课.</P>
<P>42.sheen:请教师兄<BR>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充裕?师兄们在考研期间受到其他打扰怎么办,比如看到同学找到很不错的工作?<BR>能否说一下考研时每天的安排?每月安排?<BR>还有在平时课程和考研科目之间的权衡。<BR>谢谢</P>
<P>丁建峰:最好是能够准备一年,比如在大三的下半学期,中间最好不要想找工作,考研的安排顺其自然,没有必要计划到每天,大概复习三遍左右吧。<BR>平时科目及格就行了,我想这时候也不会有人难为你。</P>
<P>43.guolee:请问高师兄,宏观看张老师的那本是张一驰的书吗</P>
<P>高振宇:是的。实际上那本书的内容比较多,安排的也比较杂,所以看起来感觉比较晦涩,但我一直认为对于考研很有用,只要你耐下心来把它吃的透了,专业课不会太成问题的。提醒一下,这本书里有一些错误,看的时候多家小心。</P>
<P>44.吴语:史浩和高振宇也能介绍一下学习经济学的经历么?<BR>rt(不好意思的问了。)<BR>我本科是理工,现在跨专业考,想从你们的学习经历中得到些启示。谢谢</P>
<P>高振宇: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99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从我现在的同学构成来看,其实好象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差别不是很大,他们中有许多是来自理工方面的。</P>
<P>史浩:我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专业。实际上理工背景的同学在数学上是有优势的,能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的学习。</P>
<P>吴语:高师兄,你能谈谈你学习经济的出发点和想法么?考上光华的人不少,但是能够考第一你的动力是来自什么?我想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考上或者考第一,是对经济的爱好和兴趣么?谢谢</P>
<P>高振宇:当我见到有一些地方还很贫穷,很落后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做一点什么,来争取为它们做点什么,经济学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BR>当我刚开始学会了一些经济学的模型并用来分析一些实际的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她有自己独特的魅力。</P>
<P>吴语:谢谢高师兄、丁师兄和史师兄的热心回答。<BR>我问的问题不多,因为我更关心是什么样的内心想法促使一个人能做的更好,不断的进步。我目前所处的环境和视野都比较闭塞,在我学习经济学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不过我相信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想终有一天我也会深深的被经济学的魅力征服。</P>
<P>史浩:if you believe you can, you can. 经济学教人如何进行选择,你真正学懂了它,你就会为你的选择而充满信心。</P>
<P>吴语:谢谢你们。</P>
<P>45.溪水:再问史师兄罗默的书。。。<BR>请问史师兄罗默的书有配套的参考书吗?再就是张老师的书有配套的习题答案吗?</P>
<P>史浩:罗默的没有参考书,张老师的书也没有专门的习题答案书,希望你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先去啃啃这些习题,我当时也没有习题答案。后来还是自己做的,其实考研不会考原题,更重要的是你做习题时锻炼了你的思维,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胜。</P>
<P>46.kitty22nd:丁建峰师兄:听说中心笔试前十名免复试,是真的吗<BR>丁建峰师兄:听说中心笔试前十名免复试,是真的吗?另外:离考研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你对复习有什么建议吗?谢谢!</P>
<P>丁建峰:是真的。但这届就难说了。离考研两个月我想第一是学习,还是要以静制动,以少胜多,脚踏实地,聪明可及,愚不可及。第二是心理,淡泊宁静,《中庸》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我想很适合现在的学习。</P>
<P>47.lyk20013254:丁师兄[求助]<BR>能不能介绍一下你考中心的经念?</P>
<P>丁建峰:考中心很有挑战性,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谁也难以预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我的体验是保持平淡宁静的心态,得何足喜,失何足忧?李世石输给李昌镐以后,还是满面春风地和他聊天,李昌镐拿到所有的大头衔以后的一夜,是蒙着被子打了一夜的谱。我想这两个人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胜负师”,但是对胜负的观念确实如此的平和,这的确是很值得我学习的。我至今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共勉吧。</P>
<P>48.nabo:为什么考第一名的都是师兄啊???<BR>请问各系师姐的比例高吗???</P>
<P>史浩:哈哈,我们经济学院保送的可大多是女生,男生都不得不考研了</P>
<P>49.windtalker:请教丁师兄?????<BR>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看看微观和宏观的高级教程,如Varian的高微和Romer的高宏?如何通过高微和高宏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谢谢!</P>
<P>丁建峰:可以看,但是不是必须,如果看的话,最好只看那些和中级微观,中级宏观有关系的部分,过于高深的部分是否等到你考上了以后再研究呢?<BR>我想学习高级经济学的目的也许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改变你的视角和思维的结构,使思想能够更加有逻辑和有秩序,但是最后是不是还要看一看这里面的经济学思想是什么,最好是技巧和思想并重。中心似乎比较重视的是技巧的部分,但是任何技巧的背后都隐含着活生生的思想。所以我觉得做人和做学问应该统一,真实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也不应隔离。</P>
<P>50.kyoyk:外校工科学校经管类学生,大三,数学基础不错</P>
<P>史浩:如果,你是本专业考研,会有优势,除了那基本的张元鹏老师的和范里安的教材,十八讲的习题也可以做做,但不要太钻牛角尖。主要以张老师的为主</P>
<P>51.windtalker:请问丁师兄???<BR>请问丁师兄,复习的强度和难度应保持在怎样的水平上?特别是专业课。</P>
<P>丁建峰:尽我所能。<BR>强度不要太大,最好是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李昌镐号称最用功的棋手,每天平均打谱的时间大约在8小时左右,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我想还是专心致志,以效率为重。<BR>专业课是要把理论学好,但是不要钻地太高深,学习好浅的理论但是应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那就很好。<BR>好比依照自己的力量来选择合适的兵器,力量大的人可以用高深的理论和精密的数学,我想中心会非常欣赏这样的少年才俊。但是如果象我一样苯,也不要灰心,因为把浅的理论用得出神入化,也一样可以考好。</P>
<P>52.windtalker:为了2005,请问丁师兄~~<BR>在大三这一学年,除了学习和准备考研,还应该做些什么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多读读经典文献或书籍是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请赐教。</P>
<P>丁建峰:我想应该是个好办法。我现在感到很后悔的是本科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没有好好学数学,所以进了中心才会这样吃力。应读一些大师的著作,然后在大三多听一些数学方面的课程(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也不妨尝试一下),多观察世事,多解释,即使你被别人认为是胡说八道也在所不辞。<BR>我很羡慕你,因为你还有整整两年的时间,好好珍惜。</P>
<P>53.溪水:请问史师兄:你觉得政治经济学的出题方向今年会变化吗?能否指点迷津?其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这几年看是否很有规律性,你觉得其中的规律性会延续下去吗?尤其是十月份党的会议刚刚召开,你觉的期间通过的“决定”会对今年的试题产生影响吗?</P>
<P>史浩:规律性还会延续下去,今年的十月份党的会议通过的“决定”或多或少会反映在出题思路里。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要加以注意。</P>
<P>53.溪水:时间快到了,谢谢你史师兄。。。。。<BR>谢谢你史师兄,但愿明年能去北京见你。<BR>如果师兄方便的话,能否把你的QQ发往我的邮箱?dragonsky1981@sina.com 或者我的QQ是275730686</P>
<P>史浩:我的qq是42432287,希望大家赐教。但请告知你的详细情况,我愿意和大家共同进步。</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