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出口"大而不强" 调结构促平衡任务艰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7 10: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是我国外贸最为困难的一年,但又是对外贸易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会超过德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由于结构问题,对外贸易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因而,“调结构、促平衡”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

     2009年12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上表示,2009年是我国外贸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是,又是对外贸易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钟山预计,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幅度初步已经可以确定将下降16.5%,进口下降15%。钟山表示,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会超过德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钟山认为,我国外贸今年因为陷入最困难的一年主要是因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外需严重不足,同时,还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势头还在不断蔓延。但是,在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们仍然不负众望,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任务。并且,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应对贸易摩擦取得了重大突破。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钟山指出,今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为历年之最,案件数目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皆比去年翻了一番。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仍在蔓延,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今年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的“轮胎特保案”则是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的一个典型案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认为,这一事件已经给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随着中国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正面竞争会越来越多,且会更多针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学会运用综合筹码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相对较好的外部经贸环境至关重要。

    这其中,在危机过后推进市场的多元化显得更加紧迫。“未来的重点就是推进开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加速工业化在后危机时期对我们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改善,对成套设备的出口和市场多元化都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机遇。”隆国强说。

    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去年我国外贸占世界贸易总额8%的份额,今年预计很可能会上升到9%。而且,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已经超出德国一亿美金,因此,钟山认为,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超过德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

    钟山强调,只要国内外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明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保份额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5-27 10:21:53 | 只看该作者
贸易结构存在问题

    面临国际诸多不确定性,钟山指出,调结构对中国来说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说我国是贸易大国毫无悬念,但是由于结构问题,我国实际上是大而不强,我国的发展方式需要调整。因此,我国“调结构、促平衡”的任务就更为艰巨。

    但钟山同时也坦言,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贸易结构存在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2007年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德国,并预计中国将在2008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但一场金融危机让中国在第二的位子上多待了一年。

    “这只能说在危机之下,我们比别人降得少点儿。”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认为。

    “我们出口的是衬衫、皮鞋和玩具,这跟德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不在同一水平。”清华大学中美关系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很同意“大而不强”,认为我国的出口金额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可出口产品仍是发展中国家水平。

    周世俭表示,我国出口金额中有一半来自加工贸易。“我们从国外进口100元,加工之后再出口120元。”周世俭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保姆抱孩子”,“大部分金额是别人的,我们只获得了其中的20元”。据了解,我国各地的加工贸易金额能达到进口半成品的20%已属不易,有的省份加工贸易只占进口半成品的9%左右。

    表面上看出口金额第一,但多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因量大、价格低得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也因此遭遇了更多的贸易壁垒。钟山表示,如果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调整,单纯靠规模扩张是没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3 07:17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