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评:紫砂煲作假美的丢美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08:5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美的牌“紫砂煲”骗局:号称“纯正紫砂烧制”的“紫金风火内胆”,原来取材于最普通的陶土,而且添加了多种化工原料。据称,同样的造假也存在于其他紫砂煲的知名品牌。  

    在时下的中国,企业造假已不是新闻。具体到“美的事件”,紫砂造假本身也不是新闻——在紫砂最著名的产地宜兴,假多于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美的”这样的企业紫砂造假,算是新闻,这是基于它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地位。按照“2008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评定,美的名列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六位;同年在“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中,位列第一。  

    美的一直骄傲地宣称,他们“让生活更美好”。但是现在,他们用实际行动作践了自己。品牌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信任度,消费者之所以在同等情况下,选择价格更高的品牌产品,主要是因为认可其信誉成本。现在,又一个品牌偶像倒掉了。已经有许多悲观论者认为社会诚信体系崩溃的时候,“美的事件”又在我们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在目前的状况下,消费者还有本钱选择“相信”吗?  

    信任感是安全感的一部分,维护社会诚信体系已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大事,刻不容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众所周知,社会行为的约束,不能仅诉之于道德自律。当发生“造假”这样较为普遍的社会行为偏差时,我们应该反省外在的体系。  

    我们并不缺乏相关法律,但是,法律需要得到更为严苛的执行。“美的事件”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作为一个老牌知名企业,因为造假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遭受灭顶之灾。但目前看,似乎还没有给其他企业以足够的警示。不仅造假之风没有稍减,即便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也有在食品业重新抬头的迹象。这提醒我们,对抗造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严苛的执法,如果不具有持续性,那么,造假的生存空间不仅不会缩减,反而会拓展。  

    肇事的美的,目前“表现良好”,据称已经开始了退赔和问责,还声称顶替紫砂的材料无害,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类似具有广泛影响的事件,法律不应该缺席。它不仅仅在于伸张正义,还在于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5:51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