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2400万人 压力长期存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0 09: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中国内地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按城市化率计算,农村转移城市的就业人口年均净增1000万。因此就业面临来自城乡双重压力,新增劳动力与失业人口相互交织,实现充分就业将是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该课题组19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人口与发展咨询会”发表的《中国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判断》报告称,中国是世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超过欧洲人口总和。目前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劳动力供给优势将继续保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3年、2021年均达到9.26亿的双峰。

  报告指出,由于人口城镇化水平低,劳动力就业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2008年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5.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力就业结构落后,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39.6%、27.2%、33.2%,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力性别结构均衡,年龄结构趋于稳定。2008年男性劳动力占50.06%,女性49.94%,女性就业率73%,居世界前列。劳动力年轻化特征明显,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为79.4%,高中程度为13.4%,高等教育程度仅为7.2%。

  报告强调,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50.81%下降为2006年的40.61%,而一般国家在54%-65%之间。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居民消费不足掣肘中国经济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而过度依赖劳动人口数量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必须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应对劳动力规模减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劳动力从低成本型向高质量型战略转变。

  为此,报告建议: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战略,深度挖掘未来二十几年的人口红利。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传染病、职业病和地方病,形成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均等化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促进均衡发展,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

  同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扶助失业等系列相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跨区域劳务协作和国际劳务输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8 19: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