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务部:我国缺失大宗商品定价权 买什么涨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9 12: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际市场中,虽然我国占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是没有发言权。 新华社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
  姚坚指出了破解这一困局的三大途径:整合国内市场;有效利用反垄断法及WTO规则;利用中国大市场地位,采取多种金融手段,通过在国内建立期货市场等增强对价格的影响力。
  进口:
  中国买什么 什么就涨价
  铁矿石谈判的失利,再一次刺痛了“大宗商品定价权”这根国内企业最敏感的神经。“铁矿石谈判由年度定价转为季度定价后,以现价结算,中国钢企按去年进口量全年要多付700多亿美元。”姚坚算了这样一笔账。
  从2002年至今,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4400多元。“在国际市场中,虽然我国占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是没有发言权。”姚坚表示,事实上,不仅是铁矿石,石油、铜、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也面临类似局面。
  进入21世纪,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渐渐出现了“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怪现象。一位摩根士丹利专家曾一语中的:“中国要买什么,我们就赶在他们之前买入。”
  出口:
  肥水外流 自弃话语权
  由于缺少定价权,中国在买的方面不得不多付钱;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在卖的方面也是屡现肥水外流。
  稀土便是最好的例子。“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道出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不过这一资源优势并未被利用,反而遭遇了贱卖。我国拥有超过全球50%的稀土资源储量,并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但1990年-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近10倍,平均价格却跌至 1990年时的一半。
  商务部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中国企业惯于一窝蜂出口、降价,结果大家都没饭吃。同时,不少企业毫无资源保护意识,为了生存与本国企业打价格战、廉价出口,“崽卖爷田心不疼”并非个例。  北京商报

    相关阅读:

    链接标记商务部: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

    链接标记商务部透露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三重点

    链接标记商务部:今年我国贸易顺差会在去年基础上大幅下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5 19:0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