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必如此在乎世博会游客人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7 16: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日,世博园里的游客数创下正式开幕以来的最低点。截至下午5时30分,入园人数为7.88万,仅为前一天的一半。除了亚洲区的中国馆、日本馆、韩国馆等场馆仍见排队长龙,不少欧洲区的“人气王”排队阵容都大幅缩水。(《新快报》5月6日)

    这两天,世博游客人数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前三天,也就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原本预计三天内可能有100多万游客,可实际游客只有55万左右。接下来的两天,游客人数也不尽如人意,于是不少人担心,会前7000万人的游客目标将无从实现。

    7000万游客的目标是如何来的?在上海世博会申办时,有美国公司做了调查,认为会吸引5000万游客,如果加大宣传,游客人数还会上升。而后来,国际展览局在多方考察后,认为可能达到7000万人次以上。这就是其由来,而7000万的预期意味着,世博会在184天内,平均每天得接待近38万多人。仅就当前游客人数估计,7000万的预期目标确实很难实现。

    此时,很多人在分析原因,其一,天气;其二,宣传;其三,门票。分析是必要的,但过分在意游客人数,甚至把游客人数当做世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就大可不必了。

    回到世博本身的意义上来,我们为什么要申办世博会?或许其中有着一定的经济目的,但这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世博会更像一个大舞台,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把各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出来,因此,世博会被称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回忆历史,人们之所以对一届世博会有着深刻印象,并不是因为它吸引了多少游客,而是因为它的主题,在于其展示出了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成果。

    上海世博的成功应该体现在何处?个人以为,最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重大成果展现;其二,低碳理念得到广泛传扬;其三,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其四,对上海、对周边、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强大拉动。尤其第四点,现在江浙都提出“世博后花园”的口号,可见,即使从最单纯的旅游来看,也不应该把眼光只局限在世博园区。

    为什么有些人会这么重视游客人数?个人以为,这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作祟。怕被人说不成功,怕被人说不行,所以千方百计,要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表面超过别人。相较于其他,游客人数最直接最显露,以至于许多人把游客人数当做世博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6 03:5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