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要做的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4 20:2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要做的事情
1、英语:在阅读里背单词;阅读最重要多做;听力实在不好的,可以先放放其中的短文;但是作文在考前一个月必须多背多练。
2、政治:辅导班一定要报,但是只报冲刺的就可以了,有条件报个秋季的也可以。前期只了解大体的结构就没问题了!
3、专业课:总结成题,把书一定看最少3遍!必须做笔记!看历年的考题总结规律!
考研不应该做的事情:
1、英语大忌:每天只知道背单词;做阅读后不去总结;不重视作文的重要性;听力听了很多但是没听懂的不去弄清楚!
2、政治大忌:过早开始看,不要害怕那么厚的讲义,上了辅导班后,你就知道多没用了!做历年的题!每年的内容都有变动,做题只是浪费时间!
3、专业课大忌:急于和老师联系,专业课不扎实,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容易增加老师的反感!考本校而不重视专业课,判卷的时候还是比较保密的,基本上没人会知道你是本校的学生!不要麻木听信传言!
(1)第一轮复习策略
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因为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只有政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①英语。重点是考研词汇、基本语法,同时,阅读理解训练也要开始。语法等不会有什么变化,词汇每年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有许多同学正好在这一阶段考CET6级,由于6级和考研难度大致相当,词汇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②数学。此阶段的侧重点在于先全面整理一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也要开始大量做题。因为做题很耗时间,一旦进入强化期开始复习政治之后,就不可能再占用大量时间做题了。
③专业课。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好好学学专业课程。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首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政治有点不同,一开始就可以选个班期较长的辅导班,可以带着步入复习轨道。
(2)第二轮复习策略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呢?关键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二是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① 政治。
政治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都安排在强化期。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当年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如“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② 英语。
词汇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意思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另一个重点是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王林编著的《考研真相》在以上两点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同时要加大阅读量,一方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③ 数学。
本阶段由于政治已经开始复习,因此数学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轮复习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提炼解题规律。
④专业课。
这一阶段由于公共课程份量加大,专业课复习强度会有所减弱。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第二轮复习要选购一些质量较好的强化复习资料,有可能的话上一下公共课的辅导班。建议暑假就不要了,即便要回,也一定别超过一周,毕竟家是休息娱乐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每年都有人发誓回家去好好学习,结果绝大部分证明是自欺欺人。
(3)第三轮复习策略
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政治
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需要自己好好归纳总结,建议上串讲冲刺班。不要做大量的模拟题,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答案,很难对模拟结果做出精确评判,要是碰到一些劣质的模拟题,说不定还会误导。
英语
冲刺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对短文写作的强化,首先要对可能的命题范围做出预测。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都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多看一些话题类的写作书,例如写作160篇,包括的话题有:保持健康、如何读书、环境保护、乱承诺、竞争与合作、网络等都曾是出题范围。了解到这些大概范围后,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多动笔写写,在考场上就可成竹在胸。
数学
本阶段要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使解题状态上升,最好能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
(4)模考带复习
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一般在11月份。之所以在这里设置模考带,是因为经过两轮复习,需要通过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是因为考期逼近,有必要增加一些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拟题,自己安排时间测试一下;二是参加模考班。模考班的优点在于正式考场,严格监考,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实战气氛逼真,检测出来的水平很真实;同时模考班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相对水平。






我是去年跨专业考研的,现在正等着分数!
以下是我考完后总结的:(一)选书和各科复习方法
这里我把我觉得比较好的书介绍给大家,以免大家浪费money,同时我介绍我自己是怎么用它们的。
数学:不要买黑博士的书,完全是抄别人的(李永乐, 陈文灯)
1.《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
2.《历年试题汇编》
3.《400题》李永乐编写,名字记不全了
4.陈文灯十五套模拟题
《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这本书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主要因为它的内容比较全,而且比较难,讲解也比较详细。另外陈老师的许多方法也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每个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全面,基本上把所有的方法都总结了一边。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大家的首选书目。
我大三一来就买了这本书,然后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但是还没有怎么作题,我仅仅知道有些什么题型和这些题的难度怎么样,但是我建议对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最好先把课本看一遍,把课后习题做了,如果基础好的话就直接看这本吧。
接下来就是到了暑假,就开始作题,但是这时很多题都不怎么会,现在就需要重新来看一遍这本书,我的做法是:每看一章就做一章关于这一章的《历年试题的汇编》,只做选择填空,少量的做一些解答题,并尽最大努力完成那本书后的习题(只有答案,而没有过程,这是很好的训练方法),要如果这个阶段你能做到正确率在90%以上,就说明你已经把基础的东西弄的比较扎实了,这个阶段我差不多用了一个半月(暑假期间,最后半个月上政治辅导班)。
接下来就是大量开始做题,并且脱离这本书了,最好买几套模拟试题,“做”就一个字,做完对答案,把忘了或生疏的知识点写在每套试卷的开头,以便以后复习,并返回这本书查看这些知识点,再吃一边。模拟题最开始做一些难度比较高的,如《400题》,然后就做陈文灯的那十五套题,做完也就差不多该冲刺阶段了。
冲刺阶段主要把做错的题重新做一边,并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公式的记忆。这时数学已经成型,只需要每天花个一两个小时做做错题,大量时间交给政治吧。差不多把数学的复习过程说了一边,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复习的最好的一门。
英语:(我只给书目,复习方法因人而异)
(1)《2004年考研英语听力高分突破》 白洁――――听力绝对经典
(2)《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谢振元 + 《英语考研大纲》――――复习词汇的好书
(3)《200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万能作文》王若平――――复习作文的好书
(4)《新编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复习指导》朱泰祺――――综合指导全书
(5)《通过阅读学词汇》恩波编写――――基本上是历年阅读,经常读着,读到很顺口后,阅读就上了一个台阶了
总之,英语关键是阅读,最好就是把历年阅读读熟,不要以为读一遍就没有价值读第二遍了,要经常读,读到能背更好(当然,很难,我没有做到)。词汇是基础,要把《英语考研大纲》词汇至少背上三遍以上,这样才能看到词汇马上反映过来。作文最后冲刺阶段多背就行,不必过早准备。听力最好提早练习,一有空就听。
还有就是关于考研和过六级。很多考研分很高的同学,六级却很低。这两种考试的题型有些不同。我觉得,在考研的时候,不必刻意准备六级,复习考研英语的同时就是复习六级了,等到快考六级的时候,做几套题,有感觉就行了。主要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到考研的题型上面。
政治:
(1)辅导班发的书
(2)《陈先奎2000题》――――只做选择题(用了两个月)
(3)冲刺模拟题(只要有就做)――――冲刺模拟题主要做选择题
政治复习开始于8月份,第一阶段上辅导班,更着走一遍,并用一个月时间把《应试宝典》看一遍,我看完以后做题完全打不了方向,基本上是多选全错,接下来就需要多做题了,《陈先奎2000题》就是一本很好的题集,10-11月基本上花在上面了,12月总结提高,主要看做错的题,大量的模拟题,适当看看辨析和问答题,或者上各冲刺辅导班(划划重点,但多半考的不多,主要是给自己多点信心),12月低-1月就开始全面的背了,政治完全就是背,其他方法没有!!!背的多,遇到原题的几率就越大。
专业课:
每个大学的专业课考试都相差很大,最主要是信息的挖取,首先买到指定的教材,然后上一上专业课辅导班,专业课差不多都能过。但是跨专业的同学就需要提早准备,最好在大三下将要考的科目自己选修一下,跟着老师走一遍总要比自己去看好的多。

(二)时间安排
我将我的考研时间的安排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3月初到6月底:数学基础性复习,英语看历年月读,确定自己的考研方向,并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了解考研的体型和难度。
7月初到8月中旬:集中精力开始正式复习,这个时间为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最好不要在家里很久;数学第二轮复习,分章节做练习;英语开始背单词(也可以三月初就开始,但是这段时间精力集中,没有打扰,比较容易记忆单词),并结合做一些阅读练习。
8月中旬到8月底:上政治辅导班(一个星期)对政治的考试体系和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辅导班期间晚上可以看看英语,数学暂时放下,等辅导班结束后完成数学的第二轮复习(基础差的可以延迟到九月底)。
9月初到9月底:跨专业的应该开始看专业课(如果跨度比较大更应该提前到3月初到6月底这段时间);将政治的《应试宝典》过一道,完成章节练习,主要精力放在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上,毛**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主要是知道有些什么内容就行了。这是政治的第一阶段。
10月初到11月底:此阶段是最为重要的是时期,也是产生分化的时期,数学主要开始做模拟题;政治开始做大量的练习题(选择题);各个大学专业课的辅导班也开始了,可以报名参加,以确定考试的范围和难度;一定要沉住气,大量招聘单位进入学校,不要让这些外来因素打乱自己的阵脚,经验表明既找工作的又考研的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所以这个时期应该继续自己的计划,不能打乱。
12月初到12月下旬:开始总结提高,数学已经定型,主要是总结看错题;政治也是总结提高,适当看辨析和问答题;英语按部就班;专业课也是总结提高;
12月下旬到考试前:大量时间花在政治背诵上面,做大量模拟题;数学,英语减少时间让位于政治,隔一两天做一套模拟题,在考前一两天再看看数学英语就行了。
差不多,我的考研经历就是这样了,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复习方法,我希望我的复习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关于考研的心理
考研最大之忌就是三心二意。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很多同学特别是应届生对此把握不好。既想找好工作,又想考研。结果往往是都没成功。个人实力和家庭条件允许,那么你选择了考研就暂时把工作的事丢一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要做到以下几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
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
良好的心理状态。
合理的复习计划。
劳逸结合

(四)关于考什么学校和跨专业
本校还是外校,本专业还是跨专业。一般说来,考名校的研究生比考名校的本科阶段容易得多。其实考外校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信息的获取。比如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课不是很难,大多人都能上110。但是好学校花在专业科的时间会更多,而不是和一些普通学校专业科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搞定。如果你在一般本科学校,你的英语和数学底子比较好,我建议你就大胆报考名牌大学。当然参加他们开的辅导班很必要,如果有的话。一般考我考外校的同学都会亲自去学校旁听或参加辅导班。一般在10到11月分都有专业辅导课。
好学校大多都是差额复试,就是说复试肯定要刷人,所以跨专业最好不要跨太大,要有专业背景才能在复试中获胜。想热门专业:通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等复试大多要刷很多人,我考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复试差不多刷了100多吧,象一般本科学校每年都招不满的,只要上国家线就行了,基本不会刷人。
我是本科是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跨学校考到电子科技大学,跨专业考计算机。应用数学比较好转专业,比如转计算机,经济,管理都比较好转,关键是专业课考试,其他科目都一样。专业课在大三下跟着其他系上一遍就行了。

(五)关于找导师
我建议,在没有确定初试上了这个学校的线之前不要找导师,等拿到复试通知书后再找也不迟,如果你特别 不放心,在考试之前可以给所报考导师发个email就行了,如果过早和老师联系,老师也记不清你了,毕竟他们都是大忙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9:4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