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救援队队员灾区手记:在玉树激动和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2 14: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记录者——王念法,男,1980年生,山东菏泽人,**党员,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工程师、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救援教官,他是迄今为止,参加国家救援队所有重大救援行动的唯一一名队员。他从军8年,执教4年,先后参加了新疆巴楚-伽师、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地震海啸、巴基斯坦、印尼日惹、汶川、海地、青海玉树等9次国内外救援行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导致大量房倒屋塌,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埋压在废墟之下,危在旦夕!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地震局第一时间派遣110名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乘专机飞赴玉树灾区实施救援行动。

    国家救援队在到达玉树机场后,救援队员火速前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城结古镇。全体救援队员挑灯夜战,齐心协力营救出2名幸存者。虽初战告捷,但救援队员不敢丝毫松懈,因为废墟还有更多生命等待我们。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倍努力,“不抛弃,不放弃”。

    15日早8时,当我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曲国胜总工程师、张海涛正在胜利路公路局办公大楼进行搜索时,一名兰州军区青海军分区某直属团的战士,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告诉我们,在西北牛宾馆废墟下可能存在生命迹象。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可能存在幸存者。尽管身处高原,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我们还是马上在战士的带领下跑步前往西北牛宾馆。由于剧烈运动,途中出现了头晕、脑胀等高原反应症状。

    到达废墟后,我和曲国胜总工程师立即勘察现场,发现此废墟为四层砖混建筑,西侧基本坍塌,只有楼梯矗立,结构在震后暂时稳定,但如再余震下可能会造成二次坍塌。环境勘察后,我们开始向周围群众了解受困者的基本信息和可能埋压的位置,此时张海涛迅速呼叫我救援队第一搜救分队。

    当搜救分队携带救援装备火速到达现场后,搜救队首先利用搜救犬进行定位,然后再用搜索仪器对幸存者进行精确定位。初步确定受困者位置后,立即实施营救行动……

    因废墟过高,救援队员不能与被埋压受困者进行对话,这说明我们与受困者仍存在不小的距离。于是,我们采用表面剥离与重点深挖相结合的营救模式,逐步接近受困者。虽然垂直作业最省力,但掉落的废墟极易伤害到废墟下的受困者,为了防止营救过程对下面被困人员的伤害,搜救队决定在表面垂直投影旁边开展营救作业。

    表面剥离即清理表面杂乱分布的废墟。当队员清理完3平方米左右的表面废墟后,第3层楼的预制板随即显露,阻挡住营救队员继续向下的营救通道。队员利用凿破、剪切等救援装备,打开70×80cm的通道,此时我终于能够与受困者进行通话了。与受困者沟通,了解第一手信息,及时安抚受困人员配合行动,对下一步的营救至关重要。

    “有人吗,能听到我说话吗?”

    “有人!”受困者立即回应。

    “有多少人被困?”

    “4人。”

    “有人受伤吗?”

    “没有人受伤”。

    4名受困者无一个受伤,得知这一信息,我们非常振奋。于是对受困人员说,请尽量安静,保持体力。同时我向受困者自我介绍:“我们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将你们都救出去”。这是进行典型的心理安慰,告诉恐惧中的受困者该如何做,同时通过自我介绍让他们增强信心。

    在第3层楼预制板下,呈现于眼前的仍是大量废墟。我们救援队员利用手动简单工具,一一移除废墟。当这些废墟清理完毕之后,第2层楼预制板初露眼前。正当在该预制板刚刚凿破几厘米的小洞时,一次明显的余震出现,现场营救队员没有一个撤离废墟,依旧忘我的继续开展营救工作。在漆黑一片废墟中,我用手电向废墟内部照射,随后问到“能看到光亮吗?”。“能够看到。”此时,我与受困者愈来越近了,这份光亮也让我们信心倍增。看到希望,大家干劲更足了,工作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在救援行动中,我们不停地安抚受困者:“现在应该闭上眼睛,不要被外面强烈的阳光刺伤”。从受困者传递的信息得知,他们被困在一个三角空间,于是我们让他们尽量向墙角的安全地带靠近。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凿破的空间有50-60cm了。此时,队员对受困者说“请不要着急,有序的向生命通道靠近”。

    在第2层楼的预制板洞口被打开后,我下到他们的受困地点,搀扶着他们到洞口。上面的队员用担架接应,并马上转送到救护车上。

    历时4个多小时的营救, 4名甘肃张掖的受困者同时被安全救出,无一人受伤,这是地震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是4名受困者和我们救援队员共同创造的。

    当中央电视台记者询问我此刻感受时,只有“激动”和“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6: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