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金融危机 就没有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5 14:2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相信通过市场进行的个人选择,相信人们必须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与此同时,他非常清楚,有很多人需要保护,以免遭受市场经济无可否认的非故意负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失业,疾病导致的财务窘境,以及某些市场价格升至无法承受的水平时,无法获得生活必需品。

这是斯坦利•库鲁克斯(Stanley Crooks)在一本姗姗来迟、评价中肯的传记(乔治•曼恩出版社出版,售价25英镑)中对彼得•霍尼戈夫(Peter Thorneycroft)信仰的总结。霍尼戈夫是一位不幸被遗忘的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霍尼戈夫亲手绘制的一些素描和水彩画增加了本书的生气。

上述简单信条在霍尼戈夫出任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战后首任内阁的贸易委员会主席期间颇有裨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4:27:12 | 只看该作者
但需要补充的是,在1957年出任财政大臣期间,霍尼戈夫遭遇了英镑贬值;意见严重分歧的英国财政部无力解决危机。由此产生的混乱以及缺乏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的支持(Harold Macmillan),最终导致了霍尼戈夫辞职。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对所谓的“调控经济”有了更多共识,专注于央行独立、通胀目标、长期预算方针和浮动汇率等理念。

这种共识或许没有它所标榜的那样好。不过,市场经济支持者如今面临的窘境出自不同方向,即信贷和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比较明智的经济自由派人士多次强调,作为市场和价格满意运行必需的背景条件,货币政策和金融状况的稳定至关重要。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金融层面的任何偏差,都必将令资本主义的反对者卷土重来。那些不久以前还承认“资本主义是城里唯一游戏”的批评人士如今都在欢呼雀跃,希望这是自己所期盼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垂死挣扎。

近期事件也让很多主流经济学家颇为尴尬。他们过于轻易地就假定,央行至少能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自己乐见的水平,并在他们应走的路线上进行秘密操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4:27:22 | 只看该作者
智慧之起源,就在于认识到金融盛衰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的特色。的确,它们和人类轻信与贪婪的本性一样根深蒂固。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的《癫狂、恐慌与崩溃》(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对此作了出色的记载。该书的最后一个版本在1989年出版。金德尔伯格在一份表格中列出了30多起次类事件,从1720年的南海泡沫开始,到1987年纽约证交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崩盘结束。虽然一些分析师试图找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周期性,但我看到的只是无规律的周而复始,一些危机彼此之间的间隔约为10年——传统商业周期理论家最喜欢的周期,而另一些危机在上一次危机过后短短几年就接踵而至。这种频率让人不由得想借用丘吉尔的话:资本主义是个差劲的体制,但其它体制更糟。

金德尔伯格并未声称建立了关于此类危机的严格理论,但他确实发现了一种模式。大体而言,某个事件——或某些事件——会改变经济前景。人们抓住获取利润的新机会,“以一种近乎无理性的方式”过度利用,“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癫狂”。过度一旦成为现实,“金融系统就会遭遇危难,在此过程中,匆忙扭转扩张进程的行动可能会变得过急,以至类似于恐慌”。在恐慌中,逆转行动的发生“伴随着价格的暴跌,涉及大宗商品、住房、建筑、土地、股票及债券——简言之,任何容易受到癫狂的事物”。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4:27:29 | 只看该作者
对大宗商品的提及,就当前恐慌的不同之处向我们发出了警告,也许这是不祥之兆。作者没有万能药,也没有宣称这些危机无害。但他的确相信,政策对此无能为力,并强烈支持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操作,如有可能,最好在国际层面上进行。他没有过多探讨监管改革:也许他怀疑那多半属于亡羊补牢之举。

最近这些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极其缓慢。尽管信贷危机早在去年8月就已为人所察觉,但迄今尚未出现主要经济领域活动的下滑——下滑与增长放缓是有区别的。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即将结束,而是意味着这是一场“慢热型”的危机。而不祥的一面是我曾经提到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趋势,它很可能是西方工业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组成部分,可能也是政治和经济实力转移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我们必须适应市场变动,而不是进行考虑欠佳的干预,企图逆转市场走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8:03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