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余民众废墟上手刨31小时寻找幸存者(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6 17: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17时30分许,最后一面预制板打开,被埋了34小时的女子终于露面。她的母亲(右)悲痛欲绝,被紧紧拉住



昨天下午,最后一块预制板被吊起,被埋者将见天日


  昨天8时45分,记者赶到玉树县城坍塌的民族宾馆。在废墟之上,至少100名当地群众站在顶端,结成ren链,用手刨掉粉碎的水泥块和预制板,寻找生命迹象。
  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几乎马上在此地展开救援。
  这座四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楼,在地震发生2分钟后,压缩成一堆三层楼高的瓦砾。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民族宾馆时,看到在三层楼高的废墟之上,除了近200名当地群众仍在坚持外,还有身着橙红色制服的救援队员。
  原本翘起的楼顶,却被刨出一个3米见方的大坑。
  “老乡们,往后退,不要靠近救援现场,别站在可能坍塌的房梁上。”实施救援的广州消防搜救队现场指挥员声嘶力竭地喊。
  他们正在搜寻一对年轻夫妻,此前,年轻妻子青梅的妈妈旺姆和姐姐朗错坚持说,“楼内有人,他们还活着”。
  指挥员的四周,除了大坑里的10名战士,还有大坑外围得水泄不通的百余名群众。
  他没有喝令群众离开现场,他解释说:“我们是中午才到的,此前2米深的坑,都是这些老乡们用手刨出来的。”
  救援人员将大坑底部粉碎的预制板绑上绳,大坑上,十多名汉子一起用力,将预制板从坑中拖出。在官兵与群众的配合下,约17时许,坑底露出蓝灰色的裤脚和灰黑色的鞋。
  “是个女人。”62岁的老乡扎来挤在坑边,从上午8时起,没顾得上吃饭喝水的他,一直帮着搬废墟上的水泥块,“看见了,可有救吧?”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块预制板和碎石块,严严实实地压在身上。“老乡别往里挤,梁子落下来会压坏遗体的。”搜救官兵喊出话,围观的群众沉默无语。
  约17时30分,最后一面预制板打开,一名相貌年轻、身材清瘦的女子出现在人们眼前,只可惜面色已经苍白;还有一名男子,那是她的丈夫。
  历经近34小时的救援,青梅和丈夫布琼的遗体终从废墟运出。几乎所有在场群众都诵起了经文。
  姐姐朗错看见妹妹遗体被抬出时躲在了记者背后。
  她突然面部扭曲地大声嚎哭,还大叫着妹妹的名字。
  在废墟上跌跌撞撞,朗错翻倒在人群中。
  母亲旺姆甚至不忍心看女儿和女婿的遗体。
  旺姆一个人坐在废墟之上,泣不成声。
  她的目光追随着人群。
  旺姆和两个女儿来自拉萨,她在民族宾馆楼下开了家饭店。
  地震的那天早晨,她出门采购,与朗错一起幸免于难,却失去了还在房间里休息的另两位亲人。
  文/记者 许云峰 吴海浪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0 00:0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