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独立初期,由于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加之实行激进改革,经济一度出现大滑坡。近年来,吉调整经济改革方针,稳步渐进地向市场经济转轨,推行以私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保持增长。2007年吉宏观经济保持稳定。
国内生产总值:1397亿索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620索姆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2%。
货币名称:索姆
汇率(2007年12月):1美元=37.31索姆。
【资源】主要有黄金、锑、钨、锡、汞等贵重和稀有金属。其中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独联体第一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羊毛产量和水电资源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
【工业】主要有采矿、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轻工、食品等工业门类。2007年,工业总产值为592.22亿索姆,同比增长7.3%。
【农业】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2007年农、林、猎总产值897.17亿索姆,同比增长1.5%。
【服务业】2007年服务业产值45.04亿索姆,同比增长11.2%。
【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2007年,总货运量为2950万吨,同比增长7.3%。总客运量为47.08亿人次,同比增长3.8%。
公路:总长3.4万千米。2007年完成货运量2660万吨,同比增长6.6%,客运量为43.62亿人次,同比增长8.1%。
铁路:总长431千米。2007年完成货运量1.02亿吨,同比增长13.6%,客运量43.14万人次,同比减少5.5%。
水运:内河航运线长576千米。2007年完成货运量2.65万吨,同比减少23.4%。
空运:位于首都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与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塔什干、杜尚别等城市有定期航班。与独联体以外的地市,如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法兰克福、新德里、卡拉奇等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航班。2007年航空客运人数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19.5%,航空货运量为500吨,同比减少28.6%。
【财政金融】2007年前11个月,吉国家财政收入314.15亿索姆,财政支出288.25亿索姆,财政盈余25.90亿索姆。
【主要银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银行:1997年7月29日成立,现有资产5000万索姆。
“杰米尔”银行:吉首家国际商业银行,为土耳其独资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2日,现有资产5400万索姆。
【对外贸易】2007年,吉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4.70亿美元,同比增长44.5%。其中进口增长45.8%,出口增长41.4%。贸易逆差14.3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倍。吉主要贸易伙伴为:俄罗斯(34.5%)、哈萨克斯坦(14.3%)、中国(11.9%)、瑞士(6.4%)、乌兹别克斯坦(5.8%)、美国(2.8%)、土耳其(2.7%)、德国(1.7%)、荷兰(1.1%)、韩国(1.1%)。出口产品主要为贵金属、农产品等。主要进口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石油产品、天然气、纺织品等。
【外国资本】2007年,对吉外国直接投资为244亿索姆(约合亿6.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主要投资领域为加工工业、金融、采矿业、贸易、建筑等。
【人民生活】2007年平均月工资为3837索姆,同比增长31.3%。
【军事】1992年5月,吉接管前苏联驻扎在其领土上的军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陆军和空军组成的本国军队,国防部兵力为1.2万人。现任国防部部长巴克特别克·卡雷耶夫(Б.Калыев)。国民近卫军司令阿·阿雷姆科若耶夫(А.Алымкожоев),边防总局局长扎·莫尔多舍夫(З.Молдошев)。建军节为5月29日。
【教育】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000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60多所,高等院校43所,在校生18万。著名高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吉尔吉斯-美国中亚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奥什大学等。
【新闻出版】吉主要报刊有:《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吉尔吉斯旗帜报》、《楚河消息报》、《比什凯克晚报》、《我的首都-新闻报》《比什凯克晨报》、《法制报》、《共和国报》、《阿萨巴报》等。
主要通讯社是“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创建于1937年,约有9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专职记者40多人。
主要广播电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台,于1931年建台,用七种语言(吉、俄、英、东干、德、乌兹别克和维语)广播,每天播音时间为18小时。
主要电视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于1958年建台,节目用吉语、俄语和英语播出,每天播出时间为18小时。此外,还有“金字塔”、“第五频道”等几家私营电视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