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圈子之死与IM之开放 互联互通成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 16: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圈子之死与IM之开放 互联互通成趋势
2008-06-02 09:13:57 来源: 作者:柳华芳 【大 中 小】 评论:0 条
IM正在走向统一、整合、开放,尽管腾讯还是因垄断地位而自我封闭,但是sns的发展和twitter等新应用的流行已经改变了趋势。业内一些人士如洪波提出圈子之死的说法,不过没有说出原因,今天笔者略带解析圈子之死和IM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圈子之死:目前sns正在流行,而作为sns雏形的圈子却趋于死寂。

圈子是博客时代走向sns时代的一个过渡产品,当过渡产品并非没有价值,只是在一定时期不处于主导价值,圈子在出现不久就变成了另类的论坛,信息组织很简单,关系组织很简单,甚至没有多少关系。当圈子、群组人数控制在少范围的时候,圈子变得专注所以有效,这时候圈子对于成员是有价值的;而当圈子人数不断攀升的时候,圈子因为关系匮乏和噪音过大而不可管理,成员们的交互管理失效,于是圈子死了。

IM之开放:IM互联互通已成趋势。

最先让人关注的是雅虎微软两家im的互通,而现在IM已经非常多,而且大多基于开放协议,比如gtalk,国外很多IM基于jabber开放程序创建,而最近雅虎刚出来的最新版yahoo! messenger 9.0可以导入msn、gmail、myspace、aol、web.de、riddif等二十多项目全球各国的流行IM、通讯录数据。
下面是yahoo最新IM的解说视频:



sns和im相互支持、相互消长。腾讯在国内IM领域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不过也有一点不好:QQ群很高的比例是被用户屏蔽的。QQ群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和上网,以至于百度im推出后的群功能一出生就是残废,而圈子之死也与QQ群带来的噪声污染有关,当然不是主要因素。facebook有自己的im工具,国内的校内也有自己的校内通,而新浪则在测试新浪魔方,IM多地让我笔记本内存不足了,开放与整合不可避免。
雅虎Messenger最新版的开放性让人看到Jerry的社区理念的一些影子,9.0甚至可以自定义去掉IM上的雅虎搜索,大量实用功能通过插件方式实现,交给用户自己选择,从而实现了个性化和社区化。雅虎这种新思路是代表一种新方向,新浪魔方也在尝试插件方式,未来这种模式必然是趋势,即使是腾讯也逃不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09:1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