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徐大同) 2007-3-9 11:48:00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徐大同)
一到四章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西欧、北美一些主要国家的各种政治思想发生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包括:
(1)西方历史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有关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组织和管理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争斗、更替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
(3)各种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发展的作用、意义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特征
三个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时期
奠基时期,主要特征:
1.整体国家观
2.伦理国家观
(伦理国家观:把政治的基础归结为道德,把国家的存在的目的说成是追求和实现“至上的善业”;国家被看成是实现某种伦理目标的工具。)
(二)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神学政治思想:
(1)论证和维护教会统治地位的神学政治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2)教权和俗权的斗争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三)资本主义时期
1.15、16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奠基时期。特征:
(1)“用人的目光”、从“人的经验”出发观察和说明社会政治问题,将政治思想奠基在新的理论基础—“人性论”之上;
(2)开始把社会政治关系的内容看作一种“权力”关系,把国家基础和本质归结为权力,使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分开,打破了古代的伦理国家观;
(3)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的主权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主权的产生、性质、归属等问题。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繁荣时期,法学世界观;特征:
(1)以人性为出发点,以人权(自然权利)为基础,用“人的眼光”,从人的共本性出发探寻国家的原则;
(2)社会契约说是国家起源的主要学说;
(3)个人主义国家观成为典型的国家观。
(个人主义国家观:强调个人先于国家,国家是实现个人权利的工具)
3.19世纪时期
转折时期,特征:
(1)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丧失了革命时期的批判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士;
(2)功利主义代替天赋人权理论,成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的思潮;
(3)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开始变为现实的、实证的,开始与解决现恃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4.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时期
由传统转为现代的时期,特征:
(1)公开攻击和反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危险;
(2)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静态的对政治法律制度的研究,转变为动态的对政治过程特别是政府政策的研究;
(3)新生科学地不断产生,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4)政治思想出现了国际化趋势
5.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
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 可以帮助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马列主义政治水平;
2. 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地政治思想遗产;
3. 有助于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文化
4. 有助于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考
(二)方法
1.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原则和方法;
2.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阶级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