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行联合接访模式的永顺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1 12: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信访是地方政风民情的窗口。2009年12月2日以来,湘西永顺县推行了联合接访模式,原来无序上访、异常上访的形势有了根本好转,一大批群众合理诉求得以解决。信访部门由“中转站”变成了“终点站”,由“单打独斗”成为了“齐抓共管”。而且,在信访体制创新实践中,永顺以县级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为龙头、乡镇信访调处室为基础、村(社区)信访代办站为前哨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更为解决当前中国县域信访形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中新湖南网3月30日电 2009年,准确地说,是2009年12月2日以前,永顺的信访稳定形势一直非常严峻,据当地一位领导介绍,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不但长期有不少上访群众出现,干部根本无法正常上班,而且全县到长沙、进北京非正常上访的人数,在湘西自治州8个县市中更是数一数二。

    然而,2009年12月2日,也就是永顺县信访接待办理中心挂牌成立之后,原来无序上访、异常上访的信访形势得到了根本好转。短短三个月以来,全县到长沙、进北京的上访人数几乎为零,一大批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

    巨变源自于信访新体制新机制的运行。有人说,这套新办法、新制度和沈阳联合接访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信访部门均由“中转站”变成了“终点站”,过去仅靠部门“单打独斗”,如今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也有人说,永顺县在信访体制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县级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为龙头、乡镇信访调处室为基础、村(社区)信访代办站为前哨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更为解决当前中国县域信访形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操作性强,成效明显。”

    “中转站”变成了“终点站”

    3月6日,星期六,阴,永顺县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以下简称“信访中心”)。这栋去年底刚刚完成装修的粉白色的4层大楼在阴雨中显得格外醒目。上午八点,信访中心大门准时打开,三三两两的行人交谈着走了进来。

    李小兰(化名)和姐姐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信访中心,在咨询台前,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们。“一个老乡说这里长期有人上班,而且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就过来了。”她哽咽着说。

    原来,30出头的李小兰家住永顺小溪农村,几年前在广东打工期间,她认识了40多岁的台湾商人黄中华(化名),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殿堂。结婚后,黄中华主动来到小溪乡下办起了养殖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前,黄中华突然生病,且不省人事。家里失去了主心骨,急坏了李小兰。她连忙联系丈夫的台湾亲人,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在亲人建议下,她带着丈夫的台北户口簿来到县城,一边给丈夫治病一边想方设法寻找台湾亲人。

    工作人员看了看李小兰提供的资料,觉得问题确实复杂。连忙向正在办公楼三楼的县信访局局长张世武汇报。此时,张世武正在会议室和值班领导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彭武学处理事情,听了相关情况后,他叫李小兰直接到会议室来。

    也许是巧合,按照信访中心领导接待日制度的安排,3月6日,刚好是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彭武学接访。在会议室,彭部长一边安慰李小兰,一边给县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打电话,十多分钟后,相关工作人员就来到了信访中心。

    只有一张台北户口簿,如何尽快地找到台湾同胞的亲人呢?彭部长问了李小兰一些联系方式,但均无法成为线索。大家商量后,决定以组织名义立即向台湾相关部门发去函件。当听说李小兰的丈夫已经处于病危之中后,彭部长连忙安排专人前去看望。

    李小兰和姐姐鞠躬离开了信访中心。望着她们背影,县信访局局长张世武颇有感慨地对中新社记者说,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过去,信访部门只具有转办、督办、协办的权力,她们就算来了,我们这个‘中转站’只能打个电话,写个转呈的条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以往的信访接待模式中,往往是群众来反映,信访部门只能是不断地转交。张世武说,“不转不行,回答不了,也解决不了。”他无奈地表示,当时县信访局包括他在内只有5个人,除了登记和联系情况,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情。

    群众到信访局反映问题,由于种种因素,信访局最终也只能反复转交相关单位,但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又常常不了了之。这样,一些群众就反复上访,甚至直接到县委、县政府大门围堵领导上班,如此,就陷入“拉大锯”式恶性循环。

    “这一切都城为历史了。”永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祝期祥告诉中新社记者,信访中心的权力可大得多。目前,这里集中了公安、法院、民政、劳动、规划、房产、教育、卫生等22个单位的专业骨干,成立了18个专门接访处访室,俨然是一个“小政府”。

    如此多的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并接受信访局的统一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中转站”问题,把这里建成全县群众上访的“终点站”。祝期祥说,信访中心已由过去5个工作人员变成了59人的大单位,“过去只有4间办公室,如今是4层楼60多间办公室,仅装修和办公投入就近百万元。”

    “单打独斗”变成了“齐抓共管”

    赋予信访中心如此强势权力的,是2009年永顺县委25号文件。当年7月29日,湘西自治州政府秘书长李平调任永顺县委书记,同时,卢向荣也从州经济开发区调任永顺县长。之后不久,一场意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解决信访难题及积案的工作启动。同年11月24日,25号文件应运而生。

    这份文件出台旨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并决定创新工作方式,在整合信访力量、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拓宽信访工作职责和健全信访工作平台方面重点下功夫。

    按照文件的要求,永顺县30个乡镇和320多行政村(居委会)迅速行动起来,乡镇设立信访调处室,党委书记任主任,乡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主任,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法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村级设立信访代办站,村支书任站长,村长任副站长。

    为着实抓好这项工作,25号文件还对辖区内出现的信访维稳问题提出了“六个一”和“四包”的要求。即: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名信息员、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问题化解和包息访息诉。实行逐级负责制,并强调要“案案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结果。”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县级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作为县委、县政府指定的信访接待场所,也是全县所有县级领导每天轮流要去值班接访的地方(书记、县长也不例外),它的目标就是“集中全县所有的权力,就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根据以上思路,去年8月份开始,为切实改变信访部门办公环境,永顺县财政投入了近百万元对县招待所进行装修,信访中心搬进后和信访局合署办公,信访局负责具体工作。随后,县委组织部还安排10多人充实力量,加上22个单位专业骨干,工作人员有了59人。

    对于各个单位派驻信访接待中心的专业骨干,职务和组织人事虽然还在原单位,但上班考勤以及业务均由信访中心负责,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双重管理。他们的年度考核、干部选拔重用,中心均拥有重要发言权。

    为了完善信访部门队伍建设,永顺县委组织部还定期安排新任副科级干部到县信访中心担任督办员,承担重要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与此同时,还定期选拔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到信访中心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在中心工作三年以上,表现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永顺信访中心还专门成立了领导约访机制。据说,这是对领导接待日制度的有益补充。“每个领导分管的工作不同,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心工作人员均作了记录,并把下一个工作日约访领导的姓名、职务和接访时间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

    信访是政风民情的窗口

    目前,在永顺当地,信访接待办理中心成了炙手可热的“权力机构”,不过,在县信访局局长张世武看来,它更是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机构。“从某种程度、某个方面上说,我认为这里还是永顺县政风民情的窗口。”

    张世武说,从2009年12月2日,县委书记李平接访开始,到2010年2月26日他第三次接访,中心共登记来访271批671人,受理238件,其中已经办结105件;群众来信22件,已办结17件。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全县共排查了156起欲上访事件,化解了94件突出矛盾纠纷。尤其是每天到信访中心值班的县级领导,共接访群众52批270人次,解决信访事项34起,对于去年底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的55件上访积案,也已成功化解18件。

    去年底,根据中央要求,湖南率先设立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救助资金,用于解决“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信访问题。全省财政投入达2000万元,各级安排达1.4亿多元,永顺县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用于解决上访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促使一批老信访户停访息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们这里一度成为永顺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张世武说,尤其是信访中心成立后的一个月内,每个工作日都很忙。“又快春节,又是两会,几天下来,人瘦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他坦言“找到了感觉”,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信访。

    在办公室里,张世武拿出一叠厚厚的资料。“这是信访中心出的《每日信访专报》,就好像日记一样,每天接待了哪些上访群众,怎么处理的?甚至对于可能造成的后果,我们都作了详细的登记和及时预警。”

    最近一个月以来,到信访中心的群众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张世武和他的同事们工作任务仍然不轻。55个信访积案只化解18个,还有37个,这些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少则过去了5年,多的积压了10年,很多又属于“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问题,要解决好确实困难。

    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县委书记李平的要求,除了平时正常的接访外,信访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要对排查出来的各类潜在矛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等问题精心研究分析,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如何化解?今后怎么避免?等等。

    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探索,信访中心出了30多期《每日信访专报》,写了10多篇颇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并在全县召开的信访联席会议上,对个别部门、个别干部不重视信访工作的情况提出了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5:1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