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称*清明*可能非杜牧诗作 亦非为清明节所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30 06: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首诗,后来突然冒出来。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历代很多文人将清明节作为诗词歌赋的对象。如我们熟知的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学界基本上肯定这是一首伪诗,第一,它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昨日做客人民网《金台会馆》时指出。

    施爱东说,清明是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有的时候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上坟的悲喜交集的,也有是纯粹的高兴,即是游春喜悦的大量诗词。

    “像我们现在所流行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学界基本上肯定这是一首伪诗。”施爱东说,第一,它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因为这首诗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研究杜牧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有这首诗,后来突然冒出来,标了是杜牧(写的),最早的时候不叫《清明》,叫《杏花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并不是一个人去上坟,心里很悲伤,且不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主要是他不是去上坟。上坟主要是带着酒、肉,祭过祖先的人叫做“作肉”,就是有福气的;祖先喝过的酒,我们叫“作酒”,这些酒肉是不能浪费的,一定要吃掉,所以唐代形成的习俗就是先去祭祖,然后把这些酒肉吃了。如果写这首诗的人应该自己拎着酒,不然是违背常理的。所以这首诗词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杜牧写的,也不是去上坟。 (责任编辑:王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1:1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