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米易县蔬菜减产三成 姑娘没澡洗不敢见公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9 06: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格里坪村,村民徐庭书用尽全力,也掰不开一块土。


  四川旱情:小春作物受旱面积580.2万亩,成灾129.9万亩,绝收面积增长至28.6万亩。四川省目前共有171.9万人、236.1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攀西地区(攀枝花、凉山两市(州))无降雨时间已以接近180天,攀西地区的雨季将晚于常年,保守预计旱情将持续至5月中下旬。
  本报记者于22日从重庆出发,途径雅安、汉源、石棉等县市,长途跋涉1200多公里,于23日晚抵达四川旱情最严重的攀枝花市,开始为期3天的采访。
  农田张口要“咬”人
  62岁的徐庭书是攀枝花市格里坪镇格里坪村一社的农民,他家的一亩农田在龙坪子。23日晚7时,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地里抽闷烟。
  当天下午,徐庭书扛着锄头来到地里,想把土挖出来,看能否种点其他作物——180天的干旱,让他家开花的石榴树面临干枯,地里麦子、玉米也颗粒无收,一家8口人要生活,他必须想点办法。
  记者眼前的情景让人震撼:一块块农田里,干裂的土张着5~10厘米不等的大口子,密密麻麻地,满目皆是。许庭书挥舞着锄头,看似锋利的锄头落在田间,犹如挖在海绵上,软绵绵地,根本就不往土里去。
  记者伸出手从一个裂开的大口子伸进去,大半只手臂瞬间消失在大口子中,保守估计,口子深度不下50厘米。一个个口子像饥饿的黑色怪物,张着大嘴随时都会“咬”人。
  舀水也是个技术活
  “搞快点,去迟了就没有水了。”24日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盐边县红格镇金火村一社村民刘成芳家,刘成芳边帮丈夫马有财准备水瓢,边催促他赶快去两里外的斗子坪“抢”水。
  当马有财三步并着两步赶到斗子坪河沟边的渗水点时,村民宋金荣、程和天已经在取水点等了半天,“来了呀,快把队排好,我马上就可以舀水了。”排在第一位的宋金荣正拿着水瓢将水面上的灰尘舀出,倒在旁边的一个小盆中。
  这里已有200多天没有下雨。马有财刚放下水桶,村民刘成兵又挑着水桶急急忙忙赶来,不到一个小时,相继有8个村民来到取水点等候。
  这个渗水点保障着50余人的生活用水,要3个小时才能渗一挑水。“先要轻轻把水面上的树叶和灰尘舀掉,然后再试探着轻轻把水瓢放入,动作一定要轻。”宋金荣说,舀水也是个技术活,不但要动作轻,还要慢,水瓢只能放入水中小半,一旦放到底,水肯定浑了。
  姑娘一个月没洗澡
  趁村民排队等水,记者上前攀谈,还未走近,一股汗味就迎面扑来。“你以为我抠脑壳是啥子嘛,痒,全身都痒。”红格镇金火村一社村民马有财又在身上不停地抓,他说,他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洗过完整的澡了,“每次都只用毛巾擦几下。”不光是头发一股股胡乱交织在一起,村民们的脸上,也满是污渍。
  渗水点5米外的土坡上,身高约1.7米,长相俊俏、穿着牛仔短裤的程雨菲撑着伞,不停紧张地往取水口张望,坐在土地里的父亲程天建,则大声让她回家去。
  “恁个漂亮一个姑娘,硬是一个月没有完整洗过澡,造孽得很。”刘成兵悄悄告诉记者,程雨菲在附近的镇上谈了对象,但由于缺水,她和大家一样,想洗澡都困难,“他父亲说,他们家已经一个月没有洗过澡了,婆家上个月就让她去谈办喜事的,但一家人都蓬头垢面的,根本不敢出远门。”
  米易蔬菜减产三成
  25日下午,爬了10余公里山路,记者来到米易县萨莲镇崃湾村村民龚长华家的菜地,虽然已用竹子搭上架子,但1米多高的四季豆架子上,四季豆苗已经干得枯黄。
  在这次大旱中,米易县全县4.7万亩蔬菜中,7000余亩歉收或绝收,减产三成左右。米易县农牧局副局长何毅介绍,全县年产蔬菜19.8万吨左右,而销往重庆的蔬菜,每年都在8万吨以上,即每天有200吨左右。虽然早春蔬菜减产,但今年的买家却增加了不少,北京、杭州、郑州等地菜贩的到来,让蔬菜价格普遍涨高。“以四季豆为例,去年每公斤4元,今年涨到6~6.4元,创下历史最高价。”何毅介绍,黄瓜3.6元、茄子3元、丝瓜5元、苦瓜4.6元、豇豆8 元的价格,都有了三四成的涨幅,“尽管如此,前来拉菜和定菜的菜贩络绎不绝。”
  “云南、广西这些从来没到过米易调菜的省市,今年都来了。”何毅介绍说,除重庆和成都外,包括北京、兰州、武汉、上海等地的菜贩也纷沓而至,疯狂“抢”菜,即便蔬菜价格因为受旱而水涨船高。
  旱区百态
  大人把瓢藏起来防止小孩“偷嘴”
  格里坪村一社300多村民的饮水全靠后山弯沟箐那时断时续的山泉眼,干旱让山泉眼的水越来越少,为此,村里的农民不得不控制用水,为防止小孩浪费饮水,大人们不得不把水和瓢藏起来,有的甚至把厨房锁起来。
  大人一天饮水不超过一瓢,小孩则不超过半瓢。这是格里坪村一社村民制订的用水“公约”,已执行半个月。
  “不要挤,挨个来。”23日晚上9时,记者来到村民徐庭秀的家,推开四合院的大门,两株1米多高的仙人掌也垂着头,厨房里,昏暗的灯光下,许庭秀正拿着水瓢为3个排着队的孙子喂水,“没办法,山泉的水说不定哪天就干枯了,我们得定量用水。”52岁的徐庭秀忧心忡忡。
  记者手记
  冒着生命危险采访
  漫山遍野的枯草和树木,让人宛若置身黄土高坡,山顶干裂的蓄水塘,一个个大口子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怕,就连最能经受干旱的仙人掌,都向我们90度鞠躬。干枯的田地、村民们干渴的嘴唇,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
  22日晚,记者一行连夜经过雅安、汉源抵达离攀枝花最近的石棉县。1200多公里的路途中,我们翻越了海拔2600多米的泥巴山,高原反应让人有些作呕,最让人担心的是,翻越泥巴山时,已是凌晨2点多,山上的雨雾,让崎岖的公路能见度不足3米,随时都有失控摔下山崖的危险。“将一线的旱情信息报道回去,我们义无反顾。”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我们总算平安熬了下来。
  大旱无情,生活得继续,大旱,直接影响村民和我们的生活。帮助村民度过干旱期,用商机支撑他们未来的生活,除了报道旱情,我们还有个任务,就是发现商机,帮助村民和市民更好的生活。
  深入到旱区后,我们发现攀枝花盛产石榴、芒果,就连云南销售的木瓜,也多半从攀枝花购进,米易近一半的蔬菜都销往重庆,攀枝花大旱,蔬菜、水果势必面临涨价,通过报道,我们既要给市民合理规划生活消费的参考,又要为有商业头脑的市民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支持旱区人民度过艰难旱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01: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