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穿着LV的中国教育,里面的脚依然缠裹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5 21: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放”把这个时代浸透了,大都市处处写满着“开放”,小山村的角角落落渗透着“开放”,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开放”,会堂的正中央挂着“开放”……
   
    当我们的综合国力完美地、肯定地诠释着“开放”时,“开放”也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再深远的角落、再桎梏的思想,也被“开放”二字撕得七零八碎、驳得体无完肤。即使就这样时时处处举目便是“开放”写照的当今,吊诡的是有一个现实难免继续演绎着阴霾的一面,而这个阴霾之面的桂冠毫无疑问地应该属于中国当今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1:00:27 | 只看该作者
说它不开放吧?它开放的很,却很放不开。
   
    大学扩招,似有普及高等教育之态,从高中生大把置换成本科生,再把堆积的本科生弄成硕士生,出来后就是“大龄研究生遭遇就业年龄歧视,或被社会抛弃,或自杀”。统一招生、自主招生、成考招生等等,招生形式是五花八门,从另个方面讲是完成了几个GDP的增长指数,而毕业生找不到饭吃不说,光一个教育公平就将它呛得千疮百孔。它可以开放到只需一个申请就可立一所校、设一门科、招几千人,但却模子还是那个模子,统一量化,统一产出,丝毫没有放的开之意,甚而演变成从驯化到孵化。这是因为它注重培养精英,注重服务于精英,大大小小地院校、林林总总地科目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而真正的精英却是麟角凤毛。大学生的开放,更是路人皆知,“开放”乃“开房”。试问,大学毕业生路在何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1:00:38 | 只看该作者
说了大学跟大学生,再说说泰山北斗——大学教授。近日中国人大教授张鸣表示:中国教授加起来影响力赶不上韩寒。我不知道这是社会的浮躁还是信仰的缺失,但能肯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羞愧。作为体制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掌有话语权的教授们,加起来影响力还不及一个体制外单枪匹马的韩寒,该敬仰谁还真让我彷徨。是的,是民意在苏醒,但总不会体制内的教授们一直在呼呼大睡吧?其实教授们也很开放,事事处处讲着与时俱进、强调着张扬个性,但这种满足于体制内的与时俱进却只是为个人正名的与时俱进,而仍然继续着一刀切的复制教育,当然是无法听到外面的声音。高高在上或闭门造车,都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窘迫的境地。也许身为作家却不入作协、身为赛车手却炮轰中汽联的韩寒更能发出一些代表民众、代表草根的声音,而韩寒也正一步步一次次成功地扮演了这一角色。
   
    把时间定格在今天,教育是看着“开放”,却只是伪素质教育下的面子上“开放”;口号是向世界看齐,思想上却向美国看齐,行动上依然是向中国传统的儒家看齐。这就像一个并不时尚的女人故作时尚时,露脸不行就露胸,露胸不行露艳照,其实这只是打着“开放”的幌子在进行着个人尺度的奔放,并不是“开放”惹的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1:00:49 | 只看该作者
翻开历史的扉页,中国拥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可“开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寥若星辰;但却每一次“开放”势必推动着历史的飞跃,造就着一个盛世王朝。当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历史,在时间的深处与历史对话,发现“开放”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时,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故作时尚的女人,她虽然拿的包包、穿的鞋子是LV,但里面的足依然是缠裹着的。那你说这到底是“开放”还是“奔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22: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