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评论连载 中国在美国国会影响力增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1 22: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谏言
《卡内基中国透视》在走访几位国会资深代表时,收集到如下对国内政策制定者及研究者的一些建议:

首先,对于一贯严厉批评中国的美国政界人士,不宜随便贴上“反华”标签。简单地标签化容易深化巩固其“反华”立场。了解其立场的来源及背后的动机,以友好的方式邀请其提高对中国的了解才是更高超的策略。过去大使馆愤怒的谴责信、外交部发言人一成不变的谴责言辞,以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批判文章,这些方式方法已经证明了对改变这些“对华不友好人士”的想法与政策上的无力。在参议员舒默提出对华征收惩罚性关税议案以后邀请其访问中国、对一贯批判中国**人权的美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以礼相待,都证明了是更有效、更老练的外交手段。

其次,加深对美国政治体制的了解。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很不同,套用中国的政治思维模式对美国的政治体制以己推人是行不通的。政策制定者一方面要深谙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特点,一方面也要明白什么要紧什么不要紧。这方面的拿捏就更微妙一些。比如认识到国会议案与美国政府的政策之间的差别。国会通过的议案并不一定就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国会议员们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支持或反对一个议案的通过时并不需要战略权衡;有时候他们的立场往往只是出于某种情感上的依附。这时候,外国政府常错误地把这些议案看得比它们实际的意义更重要。

此外,政策制定者要意识到中美关系还受美国政府和国会的竞选周期的影响。将于今年11月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将使2010年成为中美关系发展困难的一年。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国会控制权的争夺中,中美贸易问题将不可避免地被加以“利用”。中美两国政府在这方面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成立于1910年,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智库、知名的外交与国际事务政策研究所,其中文网站“卡内基中文网”(www.ceip.org/china)由中国项目主办,旨在向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广泛介绍来自卡内基基金会的著作、杂志、活动及其他信息资源,以增进中美之间国际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学术交流及相互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3-16 16:58:12 | 只看该作者
灌水用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5: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