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暗指冯其庸等红学专家搞垄断 周汝昌力挺刘心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6 09:5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刘心武《<红楼梦>后八十回真故事》在《百家讲坛》正式播出,同名图书同步上市。3月12日,出版方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博客上更新了一首诗——是由红学家周汝昌赠予刘心武的一首贺诗。周汝昌在赠诗中写了“新红鲜绿倩谁栽/一望荒原事可哀”“也曾一掌思遮日/无奈晴空有九重”这样的字句。该博文下有说:“此诗看似贺词,实则一眼能看出矛头暗讽以冯其庸为代表的传统红学家一手遮天,进行学术垄断。”

    有人询问刘心武阅读此诗的感受,刘心武表示,周汝昌乃红学泰斗,能得到他的金玉良言荣幸至极。但对于诗中影射的内容,他表示不予作答。

    是小说还是研究

    从2005年开始,刘心武四登讲台,他惊世骇俗的“大胆推翻”在红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曾愤然指斥刘是“红外学乱弹”。当时“批刘派”的核心成员还有红学会副会长李希凡、中国红学会秘书长孙玉明等红学家。

    在2006年举办的中国大同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刘心武的《红楼梦》——秦可卿身世揭秘,被红学家们认为是在完全没有根据的前提下的伪索隐伪考证,不属于学术研究。

    然而,刘心武的“解读红楼”获得了不少观众和网友的支持。有些网友认为,刘心武的出现打破了红学的学术垄断,扩大了红学研究的范畴。但也有人认为,刘心武此举旨在利用红学抬高自己的地位,他标新立异的“红楼梦解读”更像是小说而不是研究。

    是关照还是亵渎

    与此同时,另一位红学泰斗周汝昌力挺刘心武,并助其完成了“秦学”的研究。据了解,周汝昌将毕生心血诉诸《红楼梦》,早在50多年前,他就致力于将包括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列藏本等在内的11个《红楼梦》古本进行逐字逐句比对,从而编选出一个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新版本。1982年,已经是中国红学研究所专家的冯其庸以他所推崇的庚辰本为底本推出了最新版红楼梦,并认为只有庚辰本才是最权威的版本;而周汝昌提倡编撰一部新版《红楼梦》的工作陷入僵局。之后,周汝昌拒绝“红学家”这一称谓,拒绝进入主流红学组织,而独自致力于研究《红楼梦》。

    “冯周之争”仍在继续。比如曹雪芹的原籍问题,周主丰润说,冯倡辽阳说。红学界,冯其庸以学刊为主要阵地。而周汝昌领导各路豪杰起义,围攻学刊。也有人指出:周汝昌乃红学前辈,没有想到,标点注释《红楼梦》的大业却由冯其庸主持,记恨在心,斗争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从两人的恩怨史看来,周汝昌屡次力挺刘心武,可以看成是对冯其庸等人与他观点大相径庭的一种反驳。如此伟大的一部文学作品,引来如此之多的纷争,究竟是对文学的关照还是亵渎呢?

    再登讲坛引起讨论

    3月11日,刘心武《<红楼梦>后八十回真故事》播出的第一天,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大家纷纷期待这一轮的“掐架”。有网友发博文说,刘心武站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台上,理所当然地被贴上了“权威”和“学术”的标签,而学术是不需要广大民众参与的,这就惹毛了那帮“红学”专家。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主要形态,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及传播者,因此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大众有很大的距离,而刘心武恰好站在了两者之间。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20:3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