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对于“打工妹”陈群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22岁的她被诊断为急性尿毒症,住院治疗花费达13万元之多。对于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省一个农村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幸好陆续报销了一部分医药费用。”陈群说,她不仅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2.7万多元的医疗费用,还从一家寿险公司获得了3万元的赔付。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2009年,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7.59亿人次,筹资总额达944.35亿元。此外,市场化的保险机制也在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由于农民的购买能力有限,长期以来,保险业在中国的农村市场上发展缓慢。2008年,被称为“穷人的保险”的小额保险开始试点,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同和接受这些适应农村特点的保障产品。
在陈群的家乡湖北省黄梅县,2009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与当地政府联合推行一种适合农村特点的“小额人身保险”:农民个人每年缴纳18元保险费,可以享受到最高达7万元的商业性质大病医疗保险保障。
拥有70多万农村人口的黄梅县,已有33万农民参加了这项保险。截至2010年2月底,有221人从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领取了大病医疗保险赔付,赔付金额212.5万元。
“18元也就是几包烟钱,挤一挤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参加保险却解决了大问题。”陈群所在的五祖镇刘岳村村党支部书记刘高级对记者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而这个保险是对农民‘看大病难’的一个补充。”
小额保险产品兼具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核保理赔手续简便等特点。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说:“小额保险是一项多赢事业,既满足农民愿望和需求、符合政府要求,也是商业保险机构能够开展的业务。”
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份开展了小额保险试点,2009年小额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为871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364亿元。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童树德说:“在试点中,我们采取低保费、广覆盖的做法,使更多低收入农民都能买得起。2009年在黄梅县的试点基本实现收支持平,如果覆盖面更广的话,可以达到微利经营的目标。”
在推广小额人身保险的同时,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政府采取保费补贴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目前中央政策性险种已扩大到9种,2009年农业保费收入133.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12亿元,参保的农户达到1.33亿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要更多地运用保险机制为农民提供市场化的风险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说,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到的优势。
此前,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2010年将继续稳步推进“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保险的发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种,扩大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的试点区域,推动农村相互保险和村镇保险试点,创新小额保险发展模式。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