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富春委员呼吁:进一步加强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9 16:3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对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薄弱和滞后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强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

    司富春委员介绍,中医基础类学科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中医诊断等学科,是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学术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包括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条件设施、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内容,其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学的生存和发展。而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仍存在科学研究薄弱、人才队伍不足、条件建设不足、人才培养困境等问题。

    因此,司富春委员在提案中提出4点建议: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项目支持强度。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需要长久大力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中医基础类专项科研计划,扩大基础类立项支持的广度,设立中医经典理论研究项目,使更多的教师科研人员参与到中医基础的科学研究当中,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优先建设一批中医基础类国家级重点学科,形成国家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省级、厅级等不同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逐步形成学科优势,增强其示范带动辐射作用。通过重点带动一般,分层建设、统筹发展、整体推进,汇聚优秀中医人才,构建创新科研团队,促进中医学术发展,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生机。——加强中医基础类学科教学科研队伍建立和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领军人才,组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团队;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吸收优秀学生就读中医基础类研究生,为中医基础类学科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国家、地方和单位投入专项经费,加强中医基础类学科的教学条件、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满足中医基础类学科建设的需要,逐渐形成中医基础类学科发展的技术积累,促使学科持续良性发展。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04: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