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2006国际关系理论题
<br>一 名词解释(5*8)
<br>1 安全困境
<br>2 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br>3 联合国的外交干预功能
<br>4 ?
<br>5 选择性遏制
<br>6 国际法的渊源
<br>7 集体安全三原则
<br>8 《京都议定书》
<br>二 问答题(20*2)
<br>1 给出一副柱状图,描述针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联合国是否应该在经济制裁失效后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十多个国家的男性和女性持赞成态度人数的比例。请对图作出分析。
<br>2 给出两副图,一副为柱状图,描述70年代至今联合国维和行动费用的支出与欠款;另一副为曲线图,描述联合国从成立以来维和行动的次数的变化。请对图做出分析,然后谈谈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看法。
<br>三 论述题
<br>1 试述欧洲封建制度转向主权国家体系的原因 (20分)
<br>2 试述两级体系中大国行为的特点,举例说明(20分)
<br>3 给出两段话,第一段为汉密尔顿说的;第二段为亚当。斯密说的,都是关于国际经济关系的;请分析话中蕴含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要义,并做出评价(30分)
<br>
<br>那个名解不记得了,记得的同学补充一下啊。总的来讲觉得题目挺活的。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