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
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1949年,和共和国同龄。号称北京三大学院之一。北京三大学院的共同特点是:学校规模小,学生招收少,但都因三校特殊的政治背景而名声显赫,三校都培养了中国一大批政治人才和“官”。三大学院是指:直属于外交部的外交学院,直属于教育部和国家**部的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三校政治色彩很浓,极具中国特色,毕业生大多在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工作。三大学院受到特别照顾,教育部给予三校高考提前批次招生以保证三校生源的质量。三大学院在中国各个省份的高考中极受考生青睐,录取分数极高,一般最少超当地一本分数线60分以上。
国际关系学院一直是国家一类重点大学,教育部及国家**部两部委直属院校(从学校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可见院校风采,)。校名“国际关系学院”六字由已故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题写。陈毅元帅也曾是国际关系学院名誉院长。原**中央调查部部长和原中央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上将曾任该校校长。
目前该校最强的院系是国际政治系、 英语系、日法系。其他专业也很不错。国际关系学院可谓是人才辈出。文艺界有大腕刘欢、中央电视台NBA解说苏群、北京新东方英语学院院长胡敏,外交界沈国放(研究生)、秦刚等均是该校毕业。还有阎学通,楚树龙 李绍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许多记者也是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该校近几年最牛的学生当数现任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温Jiabao的千金温茹芸。
国际关系学院的强项是外语,特点是外语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等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有不少过外语专业八级。 (有部分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