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呼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求解"用工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 10:5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经济迅速回暖,今年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

    面对来势汹汹的“用工荒”,企业采取提高待遇、降低门槛的办法来应对,这或许能取得一时之效,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笔者之见,破解“用工荒”的根本途径在于加速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用工荒”,说白了就是农民工荒。人数达到1.5亿左右的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享受城市文明。然而,许多城市仍把农民工当成过客,实行的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

    在身份上,多数企业还没有把农民工当成稳定的产业工人,城市也并没有敞开胸怀,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市民。

    在权益上,他们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待遇,处于城市里的底层。他们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却拿着最低、最少的工资。目前,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例,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企业要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缴纳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但现实中多数农民工仍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

    一些城市还在农民工融入城市上设置人为的障碍,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然而,房价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如此苛刻的条件,实际上是把他们排除在外。

    对于城市而言,农民工只是无根的浮萍。权益的匮乏、身份的迷惘、生活的压力、“候鸟式”的生活,让部分身心俱疲的农民工选择了逃离。因此,“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农民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做出了逃离城市的选择。“用工荒”的出现,冲击着旧有的农民工管理方式,它说明以损害农民工利益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行不通的。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他们具有更强烈的权利诉求和较强的法律意识,他们不能容忍拿着极低的工资,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里没日没夜地工作和加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9: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