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卫总干事称目前不宜改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5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在线报道(驻日内瓦记者段秀杰):去年4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北美暴发并迅速蔓延全球,十个月后,由15名卫生专家组成的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委员会23号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特别会议,对甲流疫情进行了首次“会诊”。24号,世卫组织大流行性流感特别顾问福田敬二在电话记者会上宣布,根据该委员会的讨论意见,陈冯富珍总干事认为目前“不适合改变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那么,世卫组织做出这一决定的依据何在?为何选择在此时发布这一信息?
  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持续了将近十个月的时间中,许多国家的政府、卫生部门乃至民众在经历了最初的紧张与恐慌后,如今似乎对这一流感疫情的恐惧感和重视程度都在逐渐消退,很多人已经开始忘记了还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可是,世卫组织此时却仍认为“疫情高峰期”还没有过去,他们的依据何在?
  23号,15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流行病及病毒专家齐聚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卫组织总部,对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全面评估。在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后,专家委员会向世卫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有证据显示北半球许多国家的甲型流感疫情呈消退趋势,但美国仍不断有新增病例的报告,同时西非的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国新报告了甲型H1N1病毒的群体性传播活动,因此“全球已度过高峰期”的结论还不能成立。而且,南半球在进入冬季后是否会再次出现甲型流感的大范围暴发也值得警惕。专家还认为,尽管在过去一年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现出温和、致死率低的特点,但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仍存在变异为高致死性病毒的可能性。专家举例说,1968年暴发的大流感病毒在第一年表现温和,而进入第二年则发生变异,导致这一年死亡人数占到疫情总死亡人数的70%。根据专家委员会的这一建议,世卫组织的最高决策者、总干事陈冯富珍在24号做出决定,维持世卫组织去年6月确定的6级最高级别的大流感警告级别,世卫组织关于甲型流感疫情的防范和应对建议没有任何改变。
  世卫组织此次组织专家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会诊”,是在近一段时间全球甲型疫情趋于平缓的背景下进行的。世卫组织为何选择在此时发布这一信息呢?
  自去年秋末冬初北半球迎来第二波疫情以后,北美、欧洲、南亚和东亚等地区先后进入高峰期,高峰期过后各地疫情出现了缓和迹象。对此,美德等国减少了对甲流疫苗的采购量,英国、捷克等国取消了一些应对疫情的特殊措施。同时,欧洲一些国家还出现了对世卫组织的指责声音,认为世卫组织“反应过度”,其决策受到了某些制药企业等利益集团的影响,使一些发达国家花费数十亿美元采购疫苗造成浪费。对于这些指责,世卫组织表示,疫情“真实存在”,世卫组织的反应“恰当合理”。
  甲型H1N1流感暴发后,世卫组织和各国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才使得我们没有重蹈上世纪流感大流行的覆辙。但世卫组织维持最高警戒级别的决定也给我们敲响了不可掉以轻心的警钟。
  陈冯富珍曾经表示,甲流疫情给全球造成的影响较轻,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疫情首先在有良好监控系统的国家扩散,其次是这种新型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导致毒性更强的变异,病毒所产生的抗药性也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扩散,第三则是各国研制出的疫苗也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
  参加“会诊”的专家则对世卫组织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作用给予了特别肯定。美国著名流行病专家米勒说,面对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组织除了迅速组织研发疫苗和大规模生产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另外,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目前保持对疫情的警惕性至关重要,决不能有松懈情绪。甲型H1N1流感在过去的十个月中已横扫了21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达到1.6万人,病毒感染者可能高达上亿人,而且病毒并没有远离人们,正处在潜伏状态中,未来以何种方式卷土重来仍是个未知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1:3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