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宫发言人吉布斯于美国当地时间11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8日会见****。“经贸问题”、“对台军售”、“奥巴马见**”——这中美关系中的三大“定时炸弹”,在2010年的年初将密集炸响。那么,在诸多负面因素集中爆发后,中美关系将如何前行?
冲击中美关系
无疑,奥巴马总统执意会见**,将再次冲击中美关系。
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从老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几乎每届美国总统都要会见**。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吴心伯认为,此次的美国总统会见**与以往不同,它将是在新的中美关系大背景下进行的。去年奥巴马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承诺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会见**之举,是对《声明》的违反和破坏,对中美关系有较大冲击。
**不是单纯的宗教人物,因此某种意义上,美国对其支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而在更实质的层面,美国政府的举动,也将使美国社会支持**和“****”的那些人得到鼓励。吴心伯说,“如果没有西方的资金支持,**一年都撑不下去。”
老调为何重弹?
但**问题也是个中美关系中的老问题。在对台军售之举激怒中国后,奥巴马政府为何又要在此时“火上浇油”?
其一,奥巴马政府虽然重申“美国无意遏制中国”,但恐怕其没有、也不愿彻底消除在“台独”、“****”、“****”问题上的“美国引线”,并将之视为牵制中国、保持对华压力、谋求对华主动权的杠杆和棋子。事实上,对台军售、会见**,都是去年积压下来的。2009年是奥氏上台第一年,金融危机下的美国更需要中国的合作,因此有些计划中的事刻意拖到了奥巴马访华后进行。
二是由于国内压力。去年奥巴马访华后,美国国内批评奥巴马对华 “软弱”的呼声有所抬升;加之美国经济形势难以根本好转,奥巴马本人面临着政治资本萎缩之势,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其必须“出牌”化解。因此人们看到,美国近来在人权等意识形态领域提高了对华批评的调门,先是借手谷歌,再是**。
年内先抑后扬?
2010年一开年,中美关系就可谓一波三折,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年两国关系将会持续动荡下去?
“经贸问题”、“对台军售”、“会见**”即将“三聚头”,不过看来2010年的中美关系中的问题还不止上述“三个定时炸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接下来中美关系可能还将面临两轮“冲击波”——3月份可能聚焦伊朗核问题,然后则可能发生围绕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下一轮经贸冲突。
虽然今年的中美关系整体来看比去年差,今年可能会“先抑后扬”。金灿荣说,今年4月份前可能“利空出尽”,5月份,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是观察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节点;6月底,在加拿大G20峰会上,“胡奥”可能再次会晤,中美关系能否恢复正常,届时可见眉目。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可能会对奥巴马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中期选举不比大选,国内议题一直是主角。
中美关系受到损害,责任完全在美方,而修补双边关系,也需要美方体现政治诚意,切实履行承诺,停止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让中美关系中的这些负面因素在今年上半年集中爆发,恐怕美方也有把握外交节奏的考虑,毕竟,老矛盾越早爆发,年内留给双方转圜的时间就越多。
大框架未改变
美国“老调重弹”,不应该太让人意外,但今年初中美摩擦点这么密集的展现,也再次提醒人们中美关系具有复杂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表示,“奥巴马上台后,我们对中美关系的期待较高,奥巴马对华战略倚重也较强,这掩盖了老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未解决。”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美关系格局未变,冲击可控,合作还是主导面。目前,美国强、中国弱的格局没有根本变化。虽然美国对华政策具备防范、寻求合作两手,中国也会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但中美关系大框架还是稳定的。金灿荣判断,“2010年中美关系的特点将是在稳定的框架内波动加剧。”首先,作为两个大国,中美均承担不起全面对抗的代价。其次,中美的确存在众多的共同利益。第三,中美的沟通机制雄厚广泛,这也对稳定双边关系起到作用。最后,中美两国政府都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
陈东晓说:“外交不是‘斗气’。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美是互相需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