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绵竹今日起挖出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6 09:1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绵竹今日起挖出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

--------------------------------------------------------------------------------

2008-05-16 07:2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大灾防疫警钟长鸣


  ——专访唐山大地震时期的应急专家岳麟


  马晓华


  当10万大军正争分夺秒抢救有形的生命之时,无形的防疫战线警钟已经长鸣。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灾区的传染病流行,不能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灾区的人民。”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然而,交通中断,带来的不仅仅是救援的难度,也带来了防疫的难题。


  “如果不能及时进入灾区进行防疫工作,灾区的卫生问题、饮水卫生问题,抓晚一步,将会带来很多事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原情报室主任,年届79岁高龄的岳麟对《第一财经日报》不无担忧地说。她从事环境卫生研究工作40余年。1976年唐山地震期间,任卫生部派出的灾区卫生防疫队队长,组织领导灾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及流行病等工作。


  警惕水成疫病之源


  “我现在很担心汶川的环境。因为余震不断,可能造成的泥石流、岩石塌方,都会进一步加剧伤害。特别是饮水卫生问题,对于集中供水的地方,卫生问题会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分散式饮水,会难以控制卫生问题。”岳麟说。


  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往往都会大面积倒塌,供水设施会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集中式供水中断,而分散式供水和农村供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水管淤砂、井管错裂等。


  在忆起唐山地震时,岳麟说:“当时正值酷暑,人们迫切需要饮水和用水。在一时无法找到可供饮用的、适宜的水源,又无运水工具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就近取各种不卫生的水饮用,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甚至是工业废水等。从而造成居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当时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水源普遍受到有机污染,大肠菌群普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这就必然导致震后早期,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急剧增多,短期内达发病高峰,如1976年7月底至8月底,当地菌痢发病率为9.72%~18.6%。而1975年同期的发病率仅为0.13%~11%。通过对流行因素的分析,可以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不卫生的饮水所致。“当时一度出现全国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出现紧缺。”岳麟说。


  “所以,汶川震后初期,卫生防病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供应,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饮水卫生尤为重要。要尽快对饮水卫生加强管理。”岳麟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19:52 | 只看该作者
实践表明,经过快速的水质检测,尽快掌握可做临时供水水源的有关情况(包括水源分布点周围的污染与卫生防护情况,供水构筑物的破坏情况等),尽快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等,无疑是震后早期的应急之需。同时,还要大力开展饮水消毒与广泛的水质卫生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无论是分散式,还是集中式供水,最为重要的就是消毒,还要预防尸碱中毒。为防止饮水的尸碱中毒,必须尽快对水源周围的尸体进行清除。”岳麟提醒说。


  亟须妥善处理死难者遗体


  在对灾后的防疫工作中,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妥善处理死难者遗体问题的重要。高强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适当地处理好尸体,防止由于尸体腐烂而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蔓延。”他并且表示,政府将会对灾区受难者的遗体全力负责,也将会对受伤群众的医疗救治全力负责。


  据研究,尸体腐化分解后将会产生气体物质(包括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体物质(含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草毒碱等),尸碱可致人体中毒。这背后是尸碱与腐生菌同时繁殖的化脓性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中毒,属于细菌性毒素所致的事物中毒。


  岳麟说,在清理遇难者遗体时,可能会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为除恶臭,应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遇难者的手要戴手套,特别要注意防止手部外伤,以免沾有细菌毒素引起中毒。进行清理遇难者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另外,进行遇难者清理工作的人员,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


  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尸体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锰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的臭气,也可喷洒3%~5%的来苏尔。实践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与消毒。


  较多遗体的处理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07 | 只看该作者
  “掩埋尸体后,还要注意对地下水和局部土壤可能会造成污染。所以在非常时期,必须遗体进行卫生处理措施。”岳麟说。(最新消息:根据绵竹市委指挥部的最新通知,从16日开始,挖出的遗体不再认领,即刻深埋。——消息来源:东方网)


  加强灾区环境消毒


  高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如果我们处置不当,不能够开展有效的卫生防疫工作,确实可能出现瘟疫的流行。因为在大灾之后,卫生环境会遭受严重的破坏。食品、饮用水的获取会面临很多的困难,灾民的心理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有效开展水源保护、环境消毒、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可能带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可能发生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还有一些由病毒和细菌传播的传染病,以及以蚊虫、媒虫为媒介的传染病。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震后,灾区的环境卫生急剧恶化,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尸体迅速腐化,大量滋生蚊蝇。一般气温在25摄氏度的条件下,苍蝇繁殖一代只需十天左右。调查表明,夏季的垃圾堆放六天后生蛆、七天成蛹。因此,灾区的垃圾必须每周至少清除一次。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消杀灭措施。


  事实表明,在强地震后,大量的建筑物倒塌、瓦砾不能及时清除。而瓦砾堆缝隙下又极有利于蚊蝇滋生,而且又是喷药消毒的盲区。在高气温条件下,很容易为中毒与传染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因此,所采用的消杀灭方法必须要仔细、深入和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将化学药剂喷涂在瓦砾的表层,还必须仔细地深入到瓦砾的缝隙中。


  “我们当时采用的方法是一方面用飞机大面积地进行航空喷药,同时在地面用人工背药桶,进行局部喷药,和个人用小喷壶仔细地进行瓦砾缝隙间的喷药。只要不间断地同时采用这些方式喷药,蚊蝇的滋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岳麟介绍说。


  “在炎热的夏季,为预防食物中毒,必须抓紧时间确定食品是否可食。为此,不能等待一些需时较长的化验结果(如细菌培养)来确定食品是否可食。当时,我们是根据感观指标(即按食品的色泽、粘度、弹性与气味四方面)进行食品的分类处理,决定哪些肉品为条件可食的。”岳麟说。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11 | 只看该作者
  他强调,决不能在严重自然灾害给人民已经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工作不力,出现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再使灾区的群众雪上加霜。”


  据昨日卫生部通报,目前灾区没有发生严重的传染病。


  高强:医疗救助与防疫永不言弃


  马晓华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倍的努力,不言放弃。”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昨日介绍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情况时表示。


  高强表示,目前卫生部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目标,是做到“三覆盖”:即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医用物资要全面覆盖到每一个受灾严重的县乡,即使道路中断,也要争取空运或步行,把医疗救治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医疗物资送到灾情严重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实施有效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治,尽量减少重伤人员致死、致残,确保灾区不出现严重的传染病流行。


  医疗救助紧急行动


  截至5月15日10时,卫生部共调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和云南18个省(区、市)的1755名应急医疗卫生救援人员,组成190个医疗组在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另外,各省、市、区还自发组织1200多名医务人员,加上解放军、武警、公安系统派出的医疗队,现在有近5000名医务人员在灾区实施医疗救援。四川省从省内调集5000多名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和卫生监督人员到灾情严重的地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永远不会放弃。现在凡是道路已经畅通的地方,我们的救援人员已经及时到达了灾区实施援救,还有一些道路不通的地方,我们也紧急调用了90架直升机,昼夜不停地把救援人员送达这些偏远的地方实施有效的救治。”高强说。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19 | 只看该作者
 据高强介绍,截至5月15日10时,医疗队出动急救车6107次,现场急救伤员23449人,四川境内的各类医院共收治伤员64040人(含重伤员12587人)。中央财政已经拨款2亿元用于灾区受伤人员应急救治费用;拨款2亿元用于采购应急药品和医用物资;拨款3000万元用于派遣医疗队的有关费用补助。


  卫生部已紧急调集手术器材、帐篷等物资共15个集装箱,于13日抵达地震灾区;商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调拨了三批国家储备药品、医疗器械、疫苗和消毒物品,用于灾区医疗和防疫工作。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灾区的传染病流行,不能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我们将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灾区的人民。”高强对媒体表示。


  而在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卫生环境会遭受严重的破坏。食品、饮用水的获取会面临很多的困难,都有可能带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果处置不当,不能够开展有效的卫生防疫工作,可能出现瘟疫的流行,比如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还有一些由病毒和细菌传播的传染病,以及以蚊虫、媒虫为媒介的传染病。


  “我们对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但是,能不能真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关键还在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决不能在严重自然灾害给人民已经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工作不力,出现严重的传染病流行,再使灾区的群众雪上加霜。所以,现在要紧急动员全国各省市的卫生防疫人员支援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高强指出。


  目前,首要工作是做好灾区的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安全保障,防止出现食源性的疾病;在灾区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消毒、灭菌工作,防止出现由于一些病毒或细菌导致的传染病;有针对性地对灾区群众注射防疫疫苗,有效防止某些疾病的传播。会同有关部门尽快适当地处理好尸体,防止由于尸体腐烂而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蔓延;加强疫情的监测,对已经出现的传染病要实行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也要注意好自身的饮食卫生和健康。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28 | 只看该作者
  据高强介绍,卫生部已调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卫生防疫队抵达四川,指导卫生防疫工作。5月15日,卫生部决定对四川受灾严重县的防疫工作实施分省包干办法,一个省包一个县,全力负责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今天,先期14支卫生防疫队共计144人将到达灾区,与当地防疫人员一起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目前,四川灾区没有发生传染病流行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强说。


  但是当前最为紧急的还是消毒用品,已经紧急调运的国家储备物资用于消毒防疫的药品不多,只有5000瓶。各省市派遣到灾区参与卫生救援的医疗队自带了大量的消毒用品。据高强介绍,这些消毒药品还是远远不够。因为卫生防疫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过程,还需要大量的卫生消毒用品、防疫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


  国土部:北川、汶川后期隐患重大


  孙荣飞


  首份地震灾区遥感图解译,若近期强降雨,可能引发溃坝。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国土部要求灾区省国土厅向地方政府提出撤离群众的方案。


  5月14日10时29分,国土部调集一架航遥飞机载3名专家飞往汶川、北川,对约1385平方公里进行航空遥感拍摄。14日晚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连夜对四川省地震灾区航空遥感影像图初步解译,结果显示北川、汶川两县县城及周边灾情严重,后期隐患重大。


  根据解译,两县县城及周边倒塌房屋69片,每片面积500~10000平方米不等;10万立方米体量的山体崩塌与滑坡19处;公路桥梁受损38处,损毁里程5390米;崩塌滑坡体堵塞北川县城周边湔江7处,如果近期降雨强度较大,可能引发溃坝;至少还有6处50万~100万方体量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如果发生余震或强降雨可能形成新的灾害。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35 | 只看该作者
  据了解,灾区中的四川岷江有一系列的梯级大坝。其中处在地震中心的紫坪铺水库坝高156米,库容9.63亿立方米。


  鉴于初步解译的严重情况,5月15日清晨,国土资源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徐绍史主持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一步解译四川省地震灾区航空遥感影像图,随后要求迅即对汶川、北川和都江堰等地地震灾区航遥影像图进行再解译,重点围绕建筑物倒塌情况、已发生滑坡体情况、公路损毁情况、堵江沿线地质灾害情况、余震和降水可能引发的新滑坡点情况等,形成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协助指导前方开展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月15日上午,飞机再次飞往地震灾区,继续进行航空遥感拍摄。此外国土部研制的无人机遥感系统也已由贵州作业点赶赴成都开始作业。该系统可在阴天或小雨的情况下实施400米以下低空航摄,获取地面1米至0.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


  15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土资源部要求,相关省份国土资源厅要在近年地质灾害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避让工作;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向当地政府提出撤离群众的方案,避免因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明珠昨天表示,四川灾区都是沿着江和山形成一条路,最宽的地方只有7米。要快速地获取、评估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范围,只有借助于目前比较新的遥感技术。遥感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全面掌握震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情,进行公路、铁路、桥涵、水库、大坝、电厂等重要设施和居民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目前,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已分赴受灾的四川、湖北、重庆、陕西、甘肃五省市,并在四川成立前线指挥部,指导地质灾害防治。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9:20:41 | 只看该作者
全国首支省级卫生防疫救援队开赴四川


  袁飞


  调兵遣将、组建各种救援队正在成为上海卫生系统当前头等大事。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继首批六支医疗队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后,根据卫生部委派,由上海紧急组建的援川卫生防疫队已于昨天早晨8:20从浦东机场起飞,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开展传染病防治、环境消毒、食品饮水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卫生防病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地震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高度关注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在24小时内从市、区疾控中心抽调60名业务骨干,组建了六支卫生防疫工作队,并做好业务培训和物资筹备工作,随时准备奔赴地震灾区。


  5月14日,卫生部要求上海派出首支省级援川卫生防疫救援队。从接到卫生部通知到完成组队,只有短短的几小时,市卫生局针对实际灾情,组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以及浦东、黄浦、卢湾、闸北、虹口、宝山等区疾控中心,迅即组建了一支由传染病防治、消毒、病媒生物防治、食品和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等12名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卫生防疫队伍,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传染病防治、食品饮水卫生、病媒生物防治、消毒、灾害心理危机干预和群众健康教育等卫生防疫工作。


  另悉,昨天中午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派出的6名专业技术人员分随六支上海市抗震救灾医疗队已先期抵达四川,将深入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此外,5月15日15:50,上海电力医院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正式抵达都江堰市紫坪铺坝,并就地对从重灾区之一的映秀镇运送出的伤员开展医疗救护工作。这支由5名医师和2名护士组成的先遣队,成为上海地区派出的医护人员中第一支到达一线并开展工作的队伍。


  上电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目前主要负责接治由映秀镇抢救出的受伤群众,并承担向对岸的医疗站运送物资的任务。在到达后的两个多小时内,他们已经对十几名伤员进行了医护和治疗,其中大部分是从已经完全倒塌的映秀湾水电总厂逃生和抢救出的电力职工。
9#
发表于 2008-5-16 09:31:56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疫情说不定比地震更恐怖呢~~
毕竟疫情是可以传播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2 21:19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