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台儿庄大战故地将建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5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台儿庄大战故地将建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09-12-19 16:33:46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71年前,台儿庄大捷振奋中外,成为抗日战争,乃至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今天,这座昔日缔结国共精诚合作结晶之地,再为海峡两岸交流书写新篇章 ――经国台办批准,国内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正式揭牌。

  上海文汇报报道,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台湾财团法人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等共同为这一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发来贺信、贺电,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出席揭牌仪式。

  1938年在台儿庄,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战况极为惨烈,台儿庄城区几乎“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中国军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换来了最终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台儿庄这座曾繁荣数百年的鲁南重镇在战火中毁于一旦。枣庄市市长陈伟介绍,枣庄市决定以重建台儿庄古城为契机,以国共合作、台儿庄大捷的光辉历史为纽带,在台儿庄搭建海峡两岸交流平台。目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台儿庄大捷72周年之际,一期核心景区将对外开放,英雄古城将重现世人。

  专程从宝岛台湾赶来的工党主席郑昭明对这一基地的成立也感慨万千,他表示基地提供了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相信它一定能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希望大家发扬台儿庄大战爱国精神,凝聚两岸爱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交流仪式成立后,参会的台湾特邀嘉宾、专家学者以及当年参战将士及亲属参观了古城建设现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以及李宗仁史料馆,缅怀在此奋战的先烈。当年参加战斗的王青松、李宗岱老人如今都已年逾九旬,然而步入昔日战场,仍旧激动难抑,指指点点,回忆当时的情景,聊不多时却早已泪水满眶。

  在纪念馆外的四棵葱翠的松树下,几位将士长眠于此,从天津赶来的阎绣文女士指着一棵松树,神情黯然――这下面就躺着她的父亲,27师副师长阎廷俊。工党主席郑昭明听闻当即拜谒,“对先辈的祭奠,是对后人最大的欣慰。”

  张铭清:枣庄可成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

  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当年参战将士及亲属等,又在枣庄参加了由山东省台办,枣庄市委、市政府和文汇报社联合主办的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和台儿庄大战战史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两位当年亲历严酷战争的老人难抑激动。参加大血战的王清松对当年的记忆仍旧十分清晰:“我是27师158团团长杨守道的卫士,跟着团长在战场上奔走了40多天,目睹了战争的惨烈。”连续多日的密集轰炸让老人耳朵就此失聪,不过老人仍然十分爽朗:“以前也没有发现什么不方便,不过现在可能要考虑去治治了,否则记者采访我的时候会很困难,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把这段战史写好。”末了,老人还即兴作了一副对联表达欣喜:“追历史凝聚胞情,展未来同铸华威。”

  另一位参战将士李宗岱老人在当年参加大战时,就是一位战地英雄,曾接受中央通讯社的采访报道,这次他还特地带来了当年中央社记者为他拍的照片。这让此次前来采访的台湾中央社记者兴奋不已:“真没想到在这里能碰到70多年前我们社曾经访问过的英雄,太不可思议了。”这位当年的代理连长,如今也已92岁高龄,“来到这座英雄的城市,仍然被其震撼。如今两岸交流逐渐开放,作为当时国共合作成果的亲历者,感受非常复杂,但是非常欣慰……”

  尽管大战的硝烟被后来国内国际风云所吹散,可是海峡两岸乃至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一直对这场战事念念不忘。与会专家表示,应该解读战争之外的意蕴,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和牺牲,诸多元素凝聚的是一个民族超越战争的高贵精神。

  在回忆枪林弹雨、峥嵘岁月的同时,各方也在为台儿庄这个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对外虏取得重要胜利的地方的发展前景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台儿庄区区长霍媛媛提出了当地的想法——全面建设台儿庄运河古城、大战遗址区、大运河遗址区以及城区,其中运河古城争取明年5月开城。拟建国共两党合作史料馆、台儿庄大战全景画馆、抗日英雄纪念碑也排在建设计划日程表上;另外对于台湾街的改造以及台湾工业园的升级也会逐步落实。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发言中,期望枣庄和台儿庄以两岸关系“四点主张”为指导,以国共合作、台儿庄大战的光辉历史为纽带,以重建运河古城为契机,着眼于建设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从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来自台湾的向阳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在发言中,以陕西法门寺佛祖舍利访台获得巨大成功为例,希望台儿庄多一些宣传和行动,同时建议把研讨会移师台湾举行。他说“多到台湾走走,越走才会越亲。”

  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建议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适当增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他说,他作为郑成功的十三世孙,愿意也有责任提供相关的资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9: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