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纪欣:维持现状绝非“九二共识”的精神。(中评社李仲维摄)
中评社台北11月25日电(记者 李仲维)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急于挽救台湾经济的马英九,应该调整其政治上坚持不妥协,经济上抬高要价的心态,尤其不必再以台湾是民主多元社会,任由民意继续“拒统”。
纪欣拥有法学博士学历,也有美国加州律师的资格,曾经接受新党征召参选第三届“国大代表”。纪欣表示,1974年赴美留学研读韩战史,让她确知美国不仅延续国共内战,也是台海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因素,她1977年底搬至洛杉矶之后,找到一批来自台湾、同样关心两岸事务的同志,展开十年的海外统运生涯。
纪欣说,1979年春天,中美建交,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不久,她从美国前往大陆,当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的那一刻,她知道她终于回家了。
当时大陆改革开放才刚开始,所到之处远不如今日的繁华进步,甚至不如当年的台湾,这使得不少海外台胞露出不想认穷亲戚的高傲姿态,纪欣说,她当时就立下两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富强、两岸统一。
尽管马英九一再表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但纪欣认为,“一中”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加上马英九经常挂在嘴巴上的“不统、不独、不武”,“在任内绝不推动统一”,这显然已使台湾社会“拒统”的正当性继续强化。
![]()
纪欣:期待马英九带领台湾民意“反独趋统”。(中评社李仲维摄)
纪欣指出,马英九也主张“台海任何一边均不该改变现状”,但她认为,台海现状不可能也不应该维持,两岸关系现阶段的和平发展绝非没有目标,只有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令人摸不着头绪,不知其目的何在,以及终极目标为何?更何况,台海政治对立长达六十年,写下中国政权对立最长的历史,自认中国人,又有能力扭转局面的马英九,忍心让中国的悲情继续下去?
纪欣强调,马英九必须认识,维持现状绝非“九二共识”的精神,也绝非“坚持一中”应有的态度,更何况,马英九既主张维持现状,又承认两岸是“一国两区”,就完全没有理由反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因为“一国两制”正是维持台湾现状的最佳保证。
纪欣进一步表示,马英九既承认“一国两区”,却坚决反对“一国两制”,显然逻辑不通,因为两岸在两个地区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不恰恰就是一国两制吗?她认为,马英九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李登辉、陈水扁反对一国两制,从来不是反对“两制”,而是拒绝接受“一国”,在一国两制长期被污蔑扭曲之后,马政府除非愿意让台湾民众有机会正确瞭解一国两制的内涵,否则的话,马“一国两区”的概念,恐怕也难以被台湾人所接受。
纪欣指出,“胡六点”已经明确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在此新定位之下,马政府当然可以有尊严地,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纪欣同时也认为,两岸经贸关系是一种相互需要,互利双赢的关系,如果一切以台湾利益为先为重,政治上不妥协,不让步,而且不断向民进党让步,并以此做为向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样的合作关系能长久吗?
纪欣认为,民心是“化独促统”之本,没有支持统一的选民,就没有主张统一的政党与政治人物,在民进党依然不放“独”,国民党“不统不独”的现实下,要确保两岸和平发展,特别是“阻独促统”,台湾社会在国、民两党,蓝绿之外,必须有一股支持统一的声音与势力。
谈及台湾的统派势力,纪欣说,台湾人自日据时代即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只是统派团体长期被执政者刻意打压渗透破坏,自身财力资源又不足,社会能见度始终不大。今后统派如何突破困境,快速发展壮大,应该是两岸关系现阶段和平发展,并朝和平统一之路迈进的重中之重。
纪欣期待马英九能勇敢骄傲地做一个中国人,在此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心力,并正视两岸与国际现实,带领台湾民意“反独趋统”,或至少是“维持现状走向终极统一”的方向前进,以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双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