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海网11月15日讯 大陆退役中将、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昨在台北指出,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在当前的形势下,他看到两岸存在以“非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可能性,他建议在南海开发问题上,两岸不妨先协防,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固有疆域。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这是迄今大陆军方对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最具权威的说法,引起全场瞩目。
两岸军事互信核心为“九二共识”
报道说,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李际均,自称一辈子研究战争,今以学术交流方式“登陆”台湾,实属难料,说明两岸关系的大幅改善。他和潘振强(大陆退役少将、国防大学原战研所所长)随郑必坚一行获邀访台,如融冰之旅,为两岸军事交流迈出第一步。由于身分特殊,他们的发言格外受到台方与会人员的关注。
李际均说,两岸建立军事互信要有政治共识,其核心为“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在此基础上,确定两岸的政治定位,同时明确统一的方向和步骤,就目前条件看“尚未成熟”,但这不妨碍民间先行交流,对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进行探讨。他说,承认一中原则,比建立五十万大军都管用。
对于大陆导弹问题,李际均几度重申,大陆部署导弹是整体国防上的需要,因中国周边地区潜在威胁未除,需要全面部署不能留白,导弹即便针对台海,也是为防范“台独”和外国势力介入台海而设。
两岸军事互信不需美、日介入
面对美日在台海地区的角色扮演,李际均以强硬口吻指出,“不容美日等外国第三势力介入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任何环节”,因其侵犯中国的“主权”。如果美国执意介入,“就等着瞧!”中国导弹能打一千公里,美军就得后退一千二百公里,他多次在二轨和美方人员论及于此,对方“一言未发”。其立场之强硬,溢于言表。
潘振强亦称,两岸建立军事互信不需要美、日介入,但可以释出消息,知会对方,以示尊重其在该地区的合法利益;在两岸进行二轨交流时,亦可邀请美、日专家与会,但在“一轨”正式协商时,绝对不容外力介入。
尽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进展,包括李际均在内的大陆与会人士,对台海局势仍心存三大隐忧:担心台湾的政策不连贯;不排除“台独”卷土重来;外力干预使台政策摇摆不定等。为此,大陆不能不有所准备。言谈间,大陆代表对绿营重新执政最感棘手,也最难预料,情急之下一度让潘振强脱口而出,“希望蓝营内部不要再内斗了!”
既然形势看好,李际均建议两岸在南海开发问题上,不妨先共同协防,然后共同开发,两岸携手维护中华民族的固有疆域“有什么问题呢!”岂容外人置喙。
潘振强建议,两岸何不共同编写抗日战争史,以凝聚共识。他说,来台之前海军友人托他提出,两岸可否在海峡“分道航行”问题上进行合作,以减少海上意外事故发生。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说,据他多年的外事经验,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点子好不好”,有好点子,多半能成事。
部署导弹不是针对台湾人民
另外,台湾《旺报》也报道,李际均在昨日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指出,部署导弹是因应大陆整体国防战略、防止外来势力阻挠统一大业的需要,并不是针对台湾人民。
他强调,台湾同样也对大陆部署导弹,“但大陆百姓却不觉得受到威胁,那东西(指导弹)本来就没有那么厉害!” 李际均强调,台湾承认“一个中国”,“比50万大军还有用!”
对于美国在两岸关系所扮演的角色,李际均立场强硬的表示,两岸问题是“同个屋子”下的问题,美日没有立场介入中国主权问题。“自家人吵架为什么要邻居来插手?”
李际均也对台抛出利多称,两岸可从两军共同协防、开发南海区域做起,现在形势对军事合作相当有利。
给空间忧“台独”得利
解放军退役少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研究员潘振强表示,大陆应释放最大的诚意让台湾参与更多的活动空间,但又不能造成“两个中国”,这需要智慧与时间。他认为台湾成为联合国观察员是很好的建议。但忧心民进党若又上台,届时给予台湾的国际空间就会变成给“台独”国际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