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毓钧:马英九种种表现,北京看得胆战心惊
2009-09-29 09:25:00
中评社台北9月29日电/北京清华大学中美中心高级研究员暨台研所兼职研究员陈毓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今天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文章说,吴敦义以快刀斩乱麻方法处理热比娅访台的事情,消除了两岸可能引发全面逆转的危机。吴宣布之前,大陆政协主席兼中央台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贾庆林在第八届《和平统一促进会》上指出寻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体谅和包容为不可或缺,也欢迎主张台独人士回到和平发展道路上,热忱欢迎民进党人士访问大陆。
再对照九月二十六日云林县“立委”补选,马英九属意的国民党人选落败,两件表面上看似不相干之事,却有政治脉络相同之处。
马英九突然宣布批准**访台,确实让北京措手不及,难以置信。北京初步反应是将指责放在邀访者陈菊身上,但内部有热烈讨论。将近三个星期,气氛显得凝重。九月十八日**四中全会举行,当天上午国台办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了中央的定调:望台北珍惜两岸得之不易成果,尽快消除不利影响。
不料,胡Jintao出访联合国峰会前夕,台北又传出放映热比娅电影风波,还传出要邀请热比娅访台之事。北京立即采取两面因应策略,一方面继续贯彻胡的“寄望台民”工作方针,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的怀柔求稳政策为重,确保国庆庆典期间平安过渡。二方面向美国表态施压,所以胡Jintao见奥巴马时,首度将台独、****、****一起向美国总统表示严肃立场,因为这三独没有美国支援是成不了气候的。
九月中,台北有人跑到北京替马英九说项缓颊。有人说马和李登辉、陈水扁不一样,不会搞台独。北京学者回答说,那就更不应该同意**访台,否则岂不和李陈一样?在北京看来,**事件的赢家为**,因为他达成了在“亲中”的马任内访台目的,可以大搞国际宣传。陈菊不知适可而止,走火入魔续搞热比娅事件,从赢家成为输家。马从一开始就是输家,不管他是要反将陈菊一军或是要提升民调,还是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都让北京对其信用大打折扣,严重损害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一些互信基础。
月中,马英九的种种作为表现,让北京看得胆战心惊。其应对突变的能力,民意支援度的低落以及**访台决策的唐突,说明其缺乏战略意识的大局思维。叶金川党内初选落败与云林县“立委”补选挫败,凸显了其领导统御能力的不足,这些事情验证了北京日渐升高的忧虑,即马政权稳固性的不确定。这个担忧就折射出北京在**和热比娅事件中对民进党的态度,将矛头指向部分民进党势力,而非一竿子打翻一条船,因为**和台湾最大本土政党间的矛盾宜解不宜结为上策,有必要和民进党持续进行沟通交往。
可以说,去年这时候北京对台北当局多少还有期望,现在情势已经改变,套句**一位高层的话来讲,就是解决两岸问题要寄望于自身的实力。
快评:国民党人心开始散 马英九严峻考验
2009-09-29 00:05:53
中评社快评/国民党近日接连出现多项警讯,一是云林县“立委”补选惨败。二是澎湖县博奕公投未过关。三是党内210席中央委员当选名单,其中有53人为自行参选。显示马英九在党内魅力正在消退,10月17日接任党主席后,更多危机有待化解。
马英九目前执政格外艰辛。尤其是要出任国民党主席,更是备受挑战。今天,人未上任,但是冲击一个接一个,现在看来不算大,但是,接二连三的小危机出现,说明大危机就在后头,不可不防。看得出来,国民党的人心开始有点散,深刻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首先马英九要思考,要自我反省,好心没好报之类的气话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有。看来,马英九面对新一轮的严峻考验!
访吴梓:马英九“新三不”落伍难落实
2009-09-28 00:30:51
中评社台北9月28日电(记者 邹丽泳专访) 今年70岁的吴梓,曾任四届“立委”。早年国民党主流、非主流路线之争,由吴梓、黄主文的“集思会”与赵少康、郁慕明“新国民党连线”抗衡,后来参选台湾省长与宋楚瑜相争,“宋叛”出自吴梓之口。吴梓与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曾在救国团共事,马英九叫吴梓为“吴叔叔”,曾亲自打电话给吴梓感谢其建言。
吴梓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台湾建立成“主权独立的国家”,是多数台湾人民的愿望,若要把台湾送给中国大陆,非常容易,“吴三桂人人可以做,只要引清兵入关就可以办到”。当年,民进党与中国***的关系很尖锐,马英九提出“新三不”迎合台湾整体气氛而且当选了。吴梓说,他至今仍对马英九有很大期许,希望马英九像李登辉,现阶段只是隐藏未来的发展;假如2012年,马英九连任,说不定“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会有所改变,他并不认为马英九最终目标是“终极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