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妙文!虽志不同,但其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6: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問馬總統:是戡亂,還是內戰?

http://www.nownews.com/2009/10/26/142-2524395.htm

老作家王鼎鈞在其自傳文章中提到過,抗戰時他唸中學,有一天,學校貼出蔣委員長號召青年學生參加抗戰的文告。同學們聚集在告示欄下,看著文告,看得熱血澎湃,每個擠在人群中讀完文告的人,回過頭來,「就像變了一個人」。

小生其生也晚,大時代的顛沛造次,小生沒趕上,但這種「讀完一篇文章後,就像變了一個人」的感覺,小生也有過那麼一兩次。早年讀過一篇龍應台女士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讀完,半晌說不出話來,直想在往後的人生作一個「會生氣的中國人」。

小生至今歷經中華民國六任總統。蔣中正總統,台灣人近來愛視其為「一介武夫」,前總統夫人吳淑珍女士索性直呼其為「軍閥」而不名,但依小生愚見,這個武夫或軍閥,文章寫得並不差,起碼能感染作家王鼎鈞。比起「不此之圖」一詞都搞不懂的陳總統,簡直不是一個量級。

話說最近幾年,中華民國的總統都是由學法的人擔任。學法的,過去是叫做「訟師」,難聽點叫做「訟棍」,寫訟紙應該是基本功,筆下沒有三兩三是不能勝任的。但現在來看,我們這兩屆訟棍總統,實在「略輸文采」,教我們這些身為國民的人,好生慚愧。

在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當天,馬總統發表了如下的文告:「我們感謝國軍弟兄,因為古寧頭大捷在當年風雨飄搖、危如累卵的局面中,扭轉了內戰頹勢,振奮了民心士氣,開啟了兩岸60年隔海分治的歷史格局」。

請問,當年我們的政府,是不是個合法政府?如果我們是國內外公認的合法政府,排除國內武裝割據勢力,維護國家統一,難道不是政府的責任?憑甚麼把這樣的行為形容成「內戰」,變得與共產黨割據勢力平起平坐,完全沒了是非?當年拿「戡亂」一詞,號召國軍弟兄上戰場,如今六十年過後,才告訴國軍弟兄,這不是「勘亂」,是「內戰」,國軍弟兄的血豈不是白流了?

再者,「開啟了兩岸60年隔海分治的歷史格局」,是個甚麼值得歌頌的局面?我們今日要歌頌,不是因為兩岸分治而沾沾自喜,而是因為我們的軍民同胞用血與汗證明了中國人可以不靠馬列主義,用自己的方法開創新局!這是「當年」國軍弟兄願意在戰場拚死一戰、冀望解救大陸同胞的心理支柱,而不是拿自己的鮮血作為政客搞分治獨立的資本!

文章接下來更妙:「(古寧頭戰役後)第一個30年,大陸用外來的馬列震盪療法,使中國在最短的時間脫離幾千年的封建、幾百年的落後與幾十年的破壞」。這下可好,原來我們政府在中國大陸,留下一個「封建、落後、破壞」的爛攤子,使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得不靠「震盪療法」(多時髦的用語呀)來收拾。搞了半天,古寧頭戰役對我們的國軍弟兄而言,不僅僅是在打可恥的內戰,甚至還是幫著一個只會「封建、落後、破壞」的窩囊政權打內戰!

指責自己在「打內戰」、或者「留下封建、落後、破壞」的爛攤子,這類的話,如果你是個評論家、自由主義者,說說無所謂,反正這些人就這德行,不這麼說才見鬼;但你今天是個總統,一國之主,縱使心裡真這麼想,也不可以這麼嘴快,胡說一氣!試想:如果不是勘亂、而是內戰,你憑甚麼要這麼多年輕人為你這個「封建、落後、破壞」的政權送死?

不是小生烏鴉嘴,但小生總覺得,馬總統文章不行,連身旁的文膽也有問題。這事情,實在有必要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好好對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6:56:4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小生烏鴉嘴,但小生總覺得,馬總統文章不行,連身旁的文膽也有問題。這事情,實在有必要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好好對待! ----------------------------------------------------------------------------------------------------无语……………………………………台湾人挺能抠细节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5:0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