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政府不可忽视教化的责任和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6: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政府不可忽视教化的责任和力量
马政府上任以来,疲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小心设计、实施两岸政策、苦于应对反对党的各种无理煎迫、不时揪心于选举形势。但马英九作为领袖和所领导的执政党,却忽略了教化的必要性、长期性、复杂性,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肩负教化的责任和主动发挥教化的力量。

首先,马政府对国民党和泛蓝阵营缺少一个系统的教化和宣导。任何大的政策和方向,如果缺少足够的沟通,即便是在同一阵营也难以获取足够的理解与支持。恰恰相反,在个别时候,马英九为了要标示自己为全民领袖,在没有充分显示自己的高度和诚意的情况下,在蓝营民众的疑惑中,频频向绿营暗送秋波。如,一些公开的讲话中,在一些人士任命里,多有让蓝营无法理解的举动。结果往往是,蓝营群众因不理解而有被抛弃和遭背叛的感觉;而绿营或是因为这突然的举动或者因为一些政客的故意操弄,不但不买帐,反而更加的抵触。教化和沟通对党内和其支持者十分必要,因为台湾蓝绿对决了半个世纪,族群被操弄了几代人,蓝营被作为外省人压抑了很久,重新执政想要享受扬眉吐气的想法,尽管从领袖和执政党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即便不能纵容,但却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以德报怨需要一个过程,也不是每个平常人都可以做到的。马政府想要真正达到蓝绿和解,不是和蔡英文见个面,更不是在政府里象征性地安插几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官员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作为执政党和台湾的领路人,马英九和其领导的政府,在外省、本土这些被故意贴上标签,制造纷扰的,无需回避,更不能竭力去迎合。比如属于在政府内、本阵营中,来台湾早的,看不起来台湾晚的;会客家话的,到处显摆比不会客家话的更本土化,这些恰恰是落入了独派为了制造独立、***而设置的陷阱。党内的教化是要发动党内和本阵营的民众,要主动放宽胸怀接纳和影响绿营民众,发动党员主动散播和解和融合的火种。马政府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对绿色政客长期制造的族群对立的形势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基本阵营没有稳定好久急匆匆地向绿营示好、靠拢。这譬如,即使你要夜闯敌营或者去招安,你也得本阵营的留守将士说一声:弟兄们,你们看好家,我出去散散步看能劝降几个绿营的人不能。马英九这种主动和解的高度和诚意是有的,但是方法、时机、切入点、突破口却需要细腻和智慧,在此之前稳定自己的支持者,然后才是劝降一个赚一个。

其次,要想获得全民领袖,在选举中能够获得绿营民众的支持,或者超越党派推行对整个台湾有益的政策,那就更需要教化。按照目前台湾的生态,要想获得她们的支持,很多人你得让他改变颜色,或者让她们的颜色变淡,甚至不再有任何颜色,而是只有是非。绿营民众集中于南方,国民党进入台湾那么多年,自始至终没有对南方发生过很大的影响,社会发展到现在,南方的许多民众还只看特定的报纸,听特定广播,甚至很多地方对外界的资信还局限于口耳相传。新闻言论自由固然应该尊重,但传递客观真实的声音,却是政府的责任。如果让这些民众偏执长期被一个政党操弄的媒体灌输一种过滤和包装的观点,不要说要得到她们的选举票,你即使有再好的政策,她们仍然要用狐疑的眼光,看你要干什么。在马政府执政的一年里,宣导和试图和解都只是高来高去,只注重拉拢和劝降民进党或者台联等深绿的高层。岂不知,正是这些高层在处心积虑在制造对立,在混淆是非,在牵绊执政者能够迅速获得更好的政绩。她们不需要和解。想用擒贼擒王的方法,兵不血刃招降大部分绿营士卒,是过于急躁;面面俱到、想让民进党说好、想从民进党那里获得更大的本土认同安慰,无疑是缘木求鱼。和民进党的缠斗只能虚耗更多的精力,而是针对这些政客刻意制造的混乱,绕开她们。和解和教化的对象应该是南部的广大民众,他们不但是被服务的对象,而且在选举中,他们每个人的选票一点都不必谢长廷、蔡英文、苏贞昌的分量低。教化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变成蓝色,而是要至少是要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时候能够更加全民客观,在一种角度看世界之外,告诉她们同样的问题社会上还有其他的观点。全面提升她们接受信息的能力---至少应该可以听懂国语吧;提高她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加强和南部基层的沟通和教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部分,需要更大的耐心和诚意。不要为了选举才下乡,不能为了让她们变成国民党才宣传,而是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素质提升的角度来让她们获取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其获取更全面客观的信息,用她们能够听懂的语言能够接受的形式。

再次,对刻意歪曲的事实、搬弄是非、制造事端的政客的揭露和穷追猛打也是对民众教化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马英九和他领导的政府严重地不及格。这点她们真应该拜民进党为师,民进党抓住马政府或者国民党中的一个小毛病甚至没有毛病都能渲染得像是个泼天大祸、弥天大罪,如刘兆玄内阁中的绿卡和双重国籍问题等,而马政府和国民党面对民进党的小题大做、得寸进尺故作君子状,一副好鞋不踩丑屎的模样。其实在民进党放弃制造***和对立之前,完全没有必要故作大度。教化民进党的高层难,但让支持她们的民众看清她们打着爱台湾祸害台湾的嘴脸却是不难,所以,适时抓住民进党、独派的一些操弄,追根问底,给大众一个是非也是教化的内容和方式。比如,陈水扁说他是美国的代理人,蔡英文说这是诉讼策略。就应该穷追猛打要民进党明确表态,这种诉讼策略是爱台湾吗?日前,陈水扁跟林姓委托人切割好像陈水扁是被委托人耍了-----难道陈水扁现在才知道林姓友人现在采取美国告状吗?为什么等结果不利的时候再切割等。按一样的标准,甚至用民进党自己惯用的方法反击她们。一个短期内不准备和不能重返执政的政党和独派有更多的材料被用来做反面教材,对人们进行教化。同时,也要反对国民党个别人轻视南部,认为南部属于绿营理所当然的思想。改变国民党选举才下乡的做法。

最后,宣导和教化,用文化来达到和解提高民众素质,不但利于政策的推行,对真正为民众着想的政党的选举也十分有利。急切点的,四年,可以培养好几茬有投票权的人,比如, 18岁有投票权的话,现在从14岁年龄段你就真正去关心他们、培养她们的是非观。学校和军队都是大量产生新的理性选民的地方;长线一点的,不妨从娃娃抓起。马政府针对全民素质提高的教化要区别于执政党的宣导,内容应该更超然、客观,更要超越党派的价值;形式则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资源动用上,国民党的宣导只能动用国民党自己的资源,马政府的教化之功却可以动用包括 在内的全台湾的资源。比如,集中一些承认和效忠+++国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制定宣导大纲,政府出薪水让他们到南部和一些偏远地区进行文化、教育提升计划,和帮助旅游资源改善、生产技能提高等活动,类似的活动既解决了就业压力,又改善了落后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生态。
毕殿龙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 蓝绿 民进党 教化 国民党 马英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6:13:12 | 只看该作者
鼓励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4: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