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海内外媒体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温Jiabao总理出访朝鲜以及第二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了,而忽略了对台湾方面最近就两岸互动不断释放出的讯息的报道和分析。在这些言论中,最令笔者关注的是马英九及国民党中常会持续提出的所谓台湾“国家主权论”。“国家主权论”不仅即将成为国民党未来四年党纲的重要内容之一,被正式写入“国民党第18全”讨论通过的政纲中,而且“国家主权论”显然将会成为台湾当局未来指导两岸互动的核心内容和原则。
马英九在10月10日发表“双十”谈话时提出了“保持信心、正视现实、循序渐进、扩大互信、求同化异”的两岸关系发展新的提法。在这个提法的遮掩下,马英九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处理两岸议题,一定会以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福祉为最高指导原则”。这与10月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国民党政策纲领草案”中提出的“捍卫主权,发展精进的国防外交”是一脉相承的。
笔者需要指出的是,马英九“双十”讲话中再次以“20字箴言”表达文式,修订了他本人在在今年7月27日**中央总书记胡Jintao电贺他当选国民党主席时,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的所谓“新16字箴言”,即“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早前马的“新16字箴言”,除了“正视现实”与胡Jintao三年前即提出的“16字箴言”不同外,其它12个字均完全相同。而日前的这个“20字箴言”,显然已经做了大幅修正,显得更为保守和更加晦涩。最重要的是,马英九随即特别强调了“国家主权”的概念,并把“维护国家主权”当作“最高指导原则”。
也就在此前两天,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国民党政策纲领草案”,另一个是“现阶段政治任务案”。两个文件都将在本月17日召开的国民党18全上讨论通过。在“政策纲领草案”中,国名党提出了十项未来将要实施的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捍卫主权,发展精进自主的国防外交”。台湾所谓的“国家主权”理念将成为国民党执政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笔者同时注意到,在10月8日马英九会见“美国新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访台代表团成员时,明确告诉美国人“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是‘经济关系优先,政治关系比较不优先’"。马的这个讯息同样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在其执政其内,两岸政治议题将不在“优先”位置,这又与他在“双十”讲话中提出的“两岸间的疑虑有其历史因素,不可能一步跨越,旦夕消弭”的言论相吻合,无外乎就是“保持现状,能拖就拖”。
笔者认为,经过这一年多的当权执政,马英九至此已经基本形成了“马时代两岸关系理念框架”,即“马英九两岸互动模式”已经成型,未来台湾当局基本上会按照“国家主权论”的路线处理两岸政治议题。马英九强调“国家主权意识”,显然是在强调“台湾的国家主权地位不能改变”的理念,坚持在未来两岸互动时,台湾的“国家主权”必须维护,这就等于提出了“大陆的国家主权”与“台湾的国家主权”应是“对等”的,必须“尊重”的。毫无疑问,“两个国家主权论”与早些年台独势力鼓吹的“两国论”、“一中一台论”、及“一边一国论”并无实质分别,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再看马英九的“经济关系优先,政治关系比较不优先"论。这也突显了马英九目前只期待和追求与大陆发展经济关系,从大陆方面继续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但却回避或根本无意与大陆就涉及两岸政治、安全及和平等议题进行对话。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大陆对台部门需要对马英九的“国家主权论”进行认真分析,直接了解马英九提出这一概念的政治意图。在对台舆论上,北京不能只是片面地唱好当前两岸出现的积极、正面互动形势,而忽略有人借鼓吹“台湾国家主权论"而公开变相搞台独活动的事实。大陆对台湾“国家主权论”应该有自己的明确表态,应该要求马英九进一步说明提出“国家主权论”的用意何在,并应该考虑如何在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扩大人员交往等方面的前提下,思考、修正大陆与台湾经贸发展与政治议题“脱钩”的状况,而必须向如何“挂钩”方向转化。
与此同时,大陆也还应该思考更加主动地、公开地向台湾表明政治议题不能回避的立场,表明“两岸政治议题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同等重要”的理念,并需要对两岸就展开政治对话排出“时间表”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2009.10.11.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