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规模东海搜救,显示不惜伤亡渡海攻台
2009年09月05
中国各新闻单位高调报导;9月4日,“多部委、海陆空、北京、杭州、宁波”三地同步进行、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海上演习——2009年国家海上搜救桌面演习暨东海搜救演习在浙江宁波—--舟山核心港区海域举行。演习出动船艇35艘,飞机3架,海军首次列编的最大吨位医疗救护船也参加演习。声势浩大的“海、陆、空”生死大救援历经一小时,绝大多数落水人员获救;受到“苯”危害的北仑春光镇1.6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特大险情排除。满载化学工业原料“苯”的巨轮一旦挥发,造成爆炸的损毁几乎是核爆炸的规模,此次演习明显针对防范大杀伤力武器的大规模救援。
按说出动军民船艇35艘,飞机及直升机3架,算不得有多大规模;只是针对海上救援演习再次高调报导,倒是有些新意。记得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军机相撞王伟失踪,至4月15日,海军共出动舰艇13艘次,飞机115架次;交通部、广东和海南两省共出动救生船、渔政船、渔船等机动船只1000多艘次。军民搜寻人员10万余人次,在8.3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反复搜寻,并在200多公里的海岸线认真地寻找,虽然未找到王伟,也开始重视战时海上救援训练。
战时搜救工作是否成功,是维持战争士气、确保足够的飞行员继续作战的关键,而且在政治上,抓获对方飞行员还将获取“制宣传战”、“制心理战”权。早在越战时期,美军为抢救一个航空兵出动几十架次飞机、直升机是家常便饭。共军则一贯要求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誓死不当俘虏,随身携带“光荣炸弹”必要时自杀殉职。
如今解放军也奉行“以人为本”,花巨资建造大型医疗救护船投入演习,一方面同国际现代化军事接轨;也显示不惜伤亡代价渡海攻台湾的决心。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