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年两岸大局观 马英九变数不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4: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平远重过战争,两岸关系尤其不已动武为常态。
  中评社香港9月5日电/“马英九之上任固然大大舒缓了李扁主政十数期间两岸积压的紧张,但这不代表两岸关系从此步上坦途,双方现阶段仍须强调‘搁置争议’,充分反映出难关尚在后头。”律师卢卡尔在《中国评论》月刊九月号发表专文《盱衡二十年内两岸关系之大局》,对此作出评述。文章内容如下:  

  西语有句黑色幽默话,说想用水晶球看透未来的人,结果却只得吞下满盘玻璃碎片, 这话就如同中语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一国两制”最早出台时所许诺的五十年不变期限,至今也就只剩二十年。 要预测这既不近又不太远之二十年后的两岸形势确属难事,但若能掌握各关键的主客观因素,这未来期间的可能发展或非绝对无迹可循。  

  以史为鉴,当前两岸的三通以及“和平发展” 已成为主调的客观形势,二十年前非不可估及。然而, 主观的政策反是微妙难料,事因那时两岸当局对形势的认识及判断有所不及,大陆的“和平统一”方针和台湾李登辉初期的“国统纲领”未能相衔,现两岸都承认的“九二共识”又未能及早成局,而导致李登辉后期的两国论及陈水扁的诸冒动之相继出现,再令生反***国家法,两岸数番博弈,和平几被葬送,倒难事先料及。  

  的确, 历史常是人们期愿之自我实现的过程,主客观因素也总会交相影响,主政者既可受制于但也可创导现实。预测未来,既须看势,也须看人,特别是主政者的因素。
  
  现马英九之上任固然大大舒缓了李扁主政十数期间两岸积压的紧张,但这不代表两岸关系从此步上坦途,双方现阶段仍须强调“搁置争议”,充分反映出难关尚在后头。  

  难题在政治  

  经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化约后, 两岸关系的最主要矛盾已清楚可见是系于双方在政治文化上仍绝难跨越、且甚可能愈益疏离的鸿沟以及由此衍出的最基本冲突:一面是陆对台的领土意识,另面是台的“主权”〔或主体〕意识。这两种意识的冲突 ,恰构成两岸无法形成“国家认同”的根本障碍。在过去六十年乃至百十多年以上的历史中,两岸非但不成命运共同体,长期反成命运对抗体。两岸如何扭转这样的深层的负面历史经验,绝非可如兄弟劫后泯恩仇般简单一笔勾销,尤其因台方现仍持续处于弱势一方,对陆方的心态仍尤其敏感。  

  是以,陆方对台任何无视或低估此难境而作的设想或目标必碍难实行。所谓纲不举,目不张,两岸的政治矛盾一日不除,台海形势必一日未属平定,两岸关系仍大有悬念。

 经不足促政  

  马英九上任立刻积极开展两岸的经贸交往,也获陆方的大力配合。 先经后政或先易后难固属务实之举,但政经之间并无发生学理上之必然关连;经济和政治毕竟各有其范畴,二者当不可等号化之 。在有关“国家认同”的政治问题上,经济方法或可有助于营造有利的环境,但绝无替代性;两岸尽管在经济方面愈走愈近,政治上却依然可以渐行渐远,甚或积重难返。何况“国家”的认同毕竟不能只言利而不及义,更不能只求同甘而不愿共苦。  

  例如,欧盟当今局面之所以能经由始于关税联 盟继而共同市场之经济整合进程而成,若无政治上一致性的共识,必不可能。相反, WTO 同是经济统合的架构,却全无促进政治统合的作用。  

  因此,论两岸之统合,单凭经济必不足成事,政治才是最终依归。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两岸的难题不能只靠便易的方式解决,实事求是,对症下药,乃不二法门。  

  政治待协商  

  两岸的政治协商又可从何谈起?就台“主权”之坚持而论,马英九有关“+++国”的论述和李扁等之独 台或台独的主张其实是仿如一物之多面,台内部蓝绿于此核心问题上的实际差异是相当有限。正因台方有此深植的“主权”观,陆方的“一国两制”方针过去在台一直欠缺市场,前景也难乐观。  

  马英九在台主政尚余三或七年,对“+++国主权”的主张当无退缩的可能。有别于香港,对台而言,“一国”与“两制”是互不相容的概念,二者之间本存矛盾。何况陆方在“一国”层面上的高度专权,主导台方大局的主流政治势力,不分蓝绿,根本无望分权,自无丝毫诱因可言。  

  因此,除非陆方松化其“一国”之条件,承认“+++国”的相当实体性,并协助提供台方最在意的国际空间及地位之保障,才有可能换取台方在“主权”上一定程度的妥协。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辩证道理,恰适用于此。唯有如此,上述陆方的领土意识和台方的“主权”意识之冲突,才有可能化解,双方才有可能在营造“国家认同”的政治工程上步入正轨。  

  另外,政治之所以要协商,在为求和平,离战争;和平则须以对方的意愿为大前提。有鉴于台方对陆方根深蒂固的疏离心态,和平的方法当不必然、甚至是不会营造出统一的目标。例如两德之所以能有和平又完整的统一,无非有赖东德对西德的全面臣服,实非当今两岸情况可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三十年前提出的不变最高方针,但可变的是如何对之加以诠释和付予执行的方法。总结此方针三十年来之未有进展,不容否认,其方法实有必要与时俱进。  

  再者,争议必不因被搁置而除,反有可能因而更加复杂和深化。若僵局一边不先让步,另边之反应必乃以拖待变。马英九对“+++国主权”的坚定立场既有来自绿营的压力,也有他自发的因素,即便其连任后,可变的成数不大;则突破点即端看大陆胡温后期、及随后上任的50甚或60后的领导班子,能否在这政治问题上拿出大魄力来重新擘划。   
马英九基本还有潜在的中国情结
  
  马英九因素  

  马英九上任已年余,除了在本较简单及迫切的直航相关之事务性问题上稍呈进展,经济性协定尚被延宕,和平协定犹未有谱,遑论迟早必不可免的政治协商。
  
  马英九除因其本人的局限性之外,更将因连任胜算在望,下次大选在两岸政治性问题上当会采持较保守的姿态,以免节外生枝,他确也已一再表态两岸之进入政治性议题的协商最快也将是他连任后之事。因此,两岸政治协商的视窗期当落在未来三至七年间,恰正遇上胡温的换届。  

  故陆方目前对推进两岸政治协商一事较有急迫感,有意立将政治性的和平协定列入议程。但陆方当局如何令使台方马当局也有如此之紧迫感?又究有何腹案?无他,陆方令马成就其政绩,首先有必要正面及明确回应马英九一贯坚持之“九二共识”下的“一中各表”,并且须是可以反映到国际外交的现实操作层面上的提法。世卫纳台观察是好起端,其他可沿例乃至更升级的突破作法尚多。
  
  马英九作为当今台方之主政者,在两岸关系现阶段之发展有其重要性,他的主观意图和他对客观形势的掌握,都应纳入考虑。  

  马作为典型之外省第二代固有中国情结,但有**包袱,再加上有必须溶入台本省人主流的强烈其想法,他奉行所谓之“新台湾人主义”,是死也要成为“台湾灰”,其维护台主体性及“+++国主权”的决心应不容置疑。他迄今长年刻意不踏足内地此事实也可说明他内中对陆方的极严肃和复杂性,台方谁都可去大陆,唯他不能。他虽不是冥顽之人,但中原之行必非轻举。马接任国民党主席,不惜削弱国共论坛的势头和功能,非纯属无意之后果。  

  倘陆方未能充分掌握马英九的状况,不能乘马英九现任或连任期内对台发挥政治大作为,则两岸维持现状,基本就等同默认目前马英九所谓之“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马曾明言此“三不”并不排除终统的可能,按此逻辑,同样也不能排除终独和终武的可能,都有违陆方迄今所坚持的和平统一的大目标 。  

  在如此之现状上原地踏步,尤其会为台方在后马时代的内部政治统独版图,留下不良影响。马英九基本还有潜在的中国情结,尚且不足成事,则何求其下代接班人。时间荒废愈久,则两岸的和平局面非无一夕改观之可能。  

  历史不留白  

  二十年在历史而言是转眼即过,但在政治却足可决定成败,如当年抗战后不出五年国共即已全盘易位。但与其时相比,当今年代最大之变化在和平远重过战争,两岸关系尤其不以动武为常态。若此,则两岸双方非大变思维不足整合两岸长存的政治矛盾。然就可变性之维度及回旋空间而言,陆方当远大过台方,主动权当也在陆方,陆方自有首责妥善规划及部署。舍此之外,陆方为争取台方人心,实亦不能完全缺席于台方内部在相关两岸议题上之舆论形成的过程。陆方在积极和台各方面人士接触交流之时,固不宜激化台绿营之趋极端倾向,然为长远计,也应着眼助长台内部具有成长空间的亲陆意见和势力,望其日后可形成一定之气侯,有利于两岸的终极统合。  

  然委实而论,“和平统一”在史上显是较少之例;但史书对“澶渊之盟”之成就却素有美谈,宋辽二方各相让步而换得双方百年之好,对今台海相隔之两岸非无大可借镜处。  

  为政在人,世事固难料,但人定可胜天。下二十年内两岸可否转分为合?合则是文收或武统?分则是维持一种、稳定或不稳定、而略似中史上的小型南北朝格局?我辈固不能预知,历史巨人却终可见证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4:06:15 | 只看该作者
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静观其变,水到渠成


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静观其变,水到渠成

谁要把P'ROC看成ROC另外一个中国,她就是陆独!

台独***势力就是把P'ROC看成ROC另外一个国家,

所以,台独理论就是一边一国,

这就是“陆独”理论和“台独”理论,

本质上是相似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立场是一致的。

智慧是致胜之本,人才是本中之本,

得人才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难而进,拨乱反正,何人可依?

月明星稀,扭转乾坤,还看今人!

身系台湾,心怀祖国,马府可期!
附件
胡山放马.jpg (98.33 KB)
2009-9-5 07:41
身系台湾,心怀祖国,马府可期!

马英九十六字.gif (45.64 KB)
2009-9-5 07:41
身系台湾,心怀祖国,马府可期!

DSC00024.JPG (121.5 KB)
2009-9-5 0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14:06:19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问题最终只能依靠武力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4 14:06:25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到处装疯卖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4 14:06:29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4 14:06: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这种两国论的有意思么?


和平统一的例子很少,和平独立的例子确实是很多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01: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