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海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条件有二条:fficeffice" />
第一个条件:岛内民众在一中原则认同上形成主流意识,
第二个条件:消弱、甚至消除境外势力对台湾舆情社意的影响力。
达到这二个条件,必须是综合力量博奕的结果,而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性过程,保持耐心、持之以恒非常重要。
第一个条件:岛内民众在一中原则认同上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台湾人民感受两岸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安全保障有一个过程,这个可以慢慢来,而且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良好结果。促进支持统一的政治力量的成长,逐步挤压民进党等顽固坚持***主义政治力量的生存空间,又维持岛内政党竞争政治体制,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大陆在此时主要贡献,则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尽最大努力和可能给予配合和支持。
第二步,就是深入交流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消除两岸敌对情绪后,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弥缝成果的同时,更多地推进两岸文化和意识形态层次的交流。
1.要促进台湾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教育、宣传、熏陶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以使岛内社会和民众能够透过文化和历史,反思台湾历史的波折,追踪民族历史的脚印,逐步形成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2.在历代仁人志士和国、共两党承担民族大责重任时期的斗争史方面,诸如围绕鸦片战争、推翻帝制、北伐统一、抗日救国等题材,打造文艺精品,培植岛内民众的历史纵深感与民族苍桑感,增强岛内民众的民族情怀与民族责任。
3.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宣传报道两岸的政治生活、经济成就、民主法制、山水风光、文化活动和风土民情,彻底摒弃意识形态之争,为两岸民众的精神融合扫除思想障碍。大陆在这方面要透过各种形式与渠道,加大对文化交流的参与和推进力度。对这一阶段成效的评价,重点着重于台湾民众对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程度,以及台湾岛内政党之间的竞争话题,及民众由此对进步政党力量的选择程度。
   第三步,两岸的政治认同的形成。这一过程可以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民间到政府的过程;祖国大陆除代表国家地位的领导人,不可以对等地位接触台湾当局政要外,其它各层次的官员及大陆各政党与群众团体,都可以和台湾官方与政党人士接触,形成广泛的政治互动局面。通过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接触与沟通,互相充分听取和表态对两岸问题的看法与意见,使两岸政治层面产生信任和好感,共同寻求两岸统一的方式与机制,为两岸发展开辟更加宽阔的国际空间。
这三步走的进程也无法用时间进行准确预测,而且在推进过程中肯定有停滞、反复和挫折。因为,事物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起伏的,越是复杂的问题,这方面的表现就越是突出,而且对加快事物的发展进程越是有利。因为,不经历波折和倒退,就无法用事实说明两岸合则两利、争则两害的必然性,也就无法显示不断提升两岸关系的必要性,同时也找不准下力用劲的理由、方向与力道。
第二个条件:消弱、甚至消除境外势力对台湾舆情社意的影响力,根本上需要时间的化解,但要努力做到:
   1.采取各种措施形成美日对台国家战略的必要的适时的调整的压力,并做出实质性调整。
2.操纵台湾民意的背后力量,即美、日等对华遏制势力,从根源上断绝支持台湾***势力。
3.坚定中国人民有能力处理好自己内部问题的能力的信心。美国议员们就通过一千个协议,也改变不了西藏在我们的牢牢控制之下的事实,改变不了**离死亡越来越近的事实。
4.经济实力需要大大增强,我们需要有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经济实力。
5.我们理应建立足以保家卫国的强大军事力量,更理应有一到两艘航母在南海巡游。
6.两岸没有实现统一之前,建立密切的军事互信,整合两岸军事资源。
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就需要时时维修。
台湾,可以说既是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很多悲剧的缩影,又是汇集了大陆各地和台湾的悲欢离合,还有数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所以台湾人他们大部分人对大陆不了解,了解大陆的也不能理解前因后果。产生歧见是很正常的事。对大部分台湾人来讲,要让他们放弃几十年形成的看法、部分否定自己是很难的事,这也是人之常情。台湾人这些年一直被灌输大陆人对台湾人怎么怎么不好,大陆人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一下要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很困难。
目前台湾的社会舆论是嘈杂和不甚健康的。骂人视为批判,偏激充当热情,直觉当作分析,既无学术切磋,更缺乏原创性思想。许多假议题,因为不须专业知识或资本投入,只要惊悚吸睛,便成传媒最爱,不用制作昂贵内容也不必天天找新议题。民意代表不讨论法案,变身爆料专家,使用不雅语言还自鸣得意。种族歧视之类的偏激言论是社会阴暗面,就像太阳照射便有阴影,本如鼠辈没有公然出街的权利,不但在台湾猛鬼出笼,还假披言论自由外衣,滔滔辩论,浪费版面程度令人咋舌。抓住显而易见的议题,慷慨激昂,实在只能解释为智性上的怠惰。这种懒惰,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恶性循环。堕落刚开始只是一时诱惑,不知不觉变成习惯,之后,竟成了本质。
在民主社会,舆论是反映民意的利器,但是,在选举至上、媒体也算商业行为的年代里,舆论也能透过炒作而营造出来。大陆很多中低层官员缺乏民主的意识,至少是没有让台湾民众感到以民为主的气氛。至于实际工作做得好坏台湾老百姓是不怎么关心的。台湾民众注重的更多的是感觉,当然台湾民众会逐渐认同大陆的好的一面,而且这部分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势,不是以个人和小团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大浪淘沙,时间会证明一切。不能顺应时代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两岸之间多年来的紧张局势,在眼下已明显趋于缓和,以至于习惯于更多地用激烈思维方式看待两岸关系的我们,似乎已找不准话题的基调。于是,盲目看好的人们,认为两岸之间很快就能统一;停留在偏激思维方式上的人们,认为武统仍是唯一路径。
其实,这二者都不太着调。不论是“和统”还是“武统”,急统的希望都不现实。横亘在两岸之间的障碍,是大陆主权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之间,暂时存在不易调和的矛盾。由此可见,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大的突破。
所以,我们的根本对手不在台湾岛内,而是美国与时间,我们正在与美国赛跑,与时间赛跑,这并不是盲目自信,虽然现在有经济危机的冲击,但要相信中国在未来的十年内保持比美国更快的增长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科技领域的差距,不能只从科技的角度出发,要知道,制约科技发展制约工业装备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投入,上世纪我们的大飞机项目为何下马,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短缺,而不是技术,难道飞机比宇宙飞船更难造吗?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我们就可以找到更好的技术人员,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工作,我们还可以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这都可以大大缩短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全球化日益密切的时代,技术封锁已经不可能冷战时期那样严密,中国正努力冲破这种封锁,以中国对新技术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对于这方面的前景,我们同样是乐观的。
由上可见,大陆对台统一过程,就是两岸之间、同时包括国际之间相互博奕的一个过程。既是博奕,凭的就是智慧、耐心与力量;大陆在力量上的强大与原则上的强硬,在手法上的柔和与态度上的坚决,才是致胜的关键。和平统一,不代表放弃对内对外的斗争;斗争准备越充分,制独手段越猛烈,和平统一的前景越有希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0:59:3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10:59:4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幻想台湾舆论会亲中,不想政府和政党对舆论是有引导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3:5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