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党申请让**入台,马英九"马上就行"(马的竞选口号),一改此次救灾中的拖沓作风。其政治上自然是算计到**此行对自己弊少利多。
那么何以弊少呢?
其一、民进党招**入台,最可能的前景,自然是****与台独进行一场政治上的大联欢和与大陆的政治冲突。大灾之际,哀鸿遍野,在这种的背景下,不搞救灾搞政治,民进党要想得分而不失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其二、在大陆方面,好不容易送走了台独执政党,迎来了两岸合作的新气象,正把马英九当作宝,不可能因此翻脸。以上为弊少。
又何以利多呢?
一条理由足矣:此次救灾,马英九执政团队受灾严重,正当内外交困之际。此时**入台,将带来丰沛的政治议题,可以借机转移焦点,赢得喘息。
此次马英九放**一马,归根结底,是因为执政能力差。否则马腿一拦,何必细打小算盘。
在放**入台的具体操作中马英九也欠政治上的老道:一、他完全可以拖一拖,让民进党等得心烦气燥再放行,增加对手忙中出错的可能性。忽然大度放行,反让对手警觉。如陈菊便开始与**拉开距离,以躲开可能的负面伤害。二、为了向大陆作交待,马为**作倡,掩耳盗铃地宣称其来台只是宗教事务。其实他此时反而应该为**送上政治活动家的高帽,凸现**与民进党此举的政治色彩,同水灾场景形成更大反差。以便为攻击民进党在洪水过后又人为制造政治洪水留下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