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者金庸
摘要 金庸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他的周身笼罩了一层炫目的光环,他是小说家,新闻家,企业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提起金庸,举世界华人莫有不知者,他的武侠小说畅销历半个世纪而不衰,总销量超过一亿册,他的书,普通百姓爱看,学者爱看,连国家领导人也爱看。他三次成为****的坐上宾,邓小平主席,**总书记,**民主席都曾先后接见过他,并都盛赞他的小说。
金庸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他的周身笼罩了一层炫目的光环,他是小说家,新闻家,企业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我内心也对金庸推崇备至。我是军人,我对金庸最崇敬的还是他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
他两手写文章,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评,以他独特的视角评述天下大事。60年代,因为批评文化大革命,他被香港左派分子列为暗杀目标,80年代,他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坚决拥护中央的政策,并为此笔伐末代“总督”彭定康,被很多香港人斥为汉奸,并承受巨大舆论压力,可金庸却始终不为所动,依旧为正义和公理呐喊。后来他言及那段时期的心情和过程时说“南来白手少年行,立业香港乐太平。风雨同舟当协力,敢辞犯难惜微名”。言辞中无不透露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中国有句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险之中不畏艰险,敢于挺身而出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认为金庸的大侠称号中的“侠”字更应该是他的爱国精神才是。
爱国不是空谈的,得要有实际行动才行。金庸的爱国还体现在他对中国文化的保护方面。十年浩劫期间,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古老传统文化遭遇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太平天国灭绝儒学以来的最大危机,使得传统文化几乎在大陆消失。蓦然回首,我们却发现,在遥远的香港,是金庸以武侠小说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星香火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金庸功不可没。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金庸对待其父亲被处决一事,金庸家是大地主出生,他的父亲查枢卿1951年以“反革命罪”被枪决。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金庸是个孝子,他少年丧母,青年却又丧父,为此当时他痛哭了三天三夜。31年后,邓小平主席在接见他时主动谈起此事,金庸却说:“在历史大变动的时期,这样的结局难以避免!对当年陷害其父亲的人,亦既往不咎!”每读这句话时,我总有莫明的感动,中国的社会一直有条古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金庸却表现出了无比的宽容。 我打心底要说,能以国家民族为重,抛弃个人恩怨,金庸不愧为侠之大者。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称金庸是“香港良知的灯塔”,冷夏说他是“文坛侠圣”,这些赞誉我都赞同。我是个小人物,可我却也要呼出金庸是“著名爱国人士”,且我相信,百年之后,天下后世,自有公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