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留下的沉思:天灾中政治述求的民族个性
首先是有了互联网和手机短讯传播,其次是“网络记者”的全民皆兵。才有今天亚洲的网民言论的“海啸”。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接触中,西班牙语系的女性,是我见到的爱讲能讲抢讲不停地讲的群体。但与华人的手机用户参政的狂潮相比,西班牙语女士黯然失色到麻木不仁了。
一石能击起千层浪的是静止的湖面,只有海啸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引人注目。话语而成海啸非东方华人莫属。凸现了东方的政局的动荡不安。
春运雪灾水灾汶川地震,引爆的网络海啸一浪高过一浪。中国领导在大风大浪中光彩夺目,过时文人在“泪水”中遗臭万年。上演了中国传统、中国作风、中国国情、中国教养、中国制度的政治恶梦。
莫拉克以五十年未有的疯狂重撞了台南。投向灾区的目光不亚于大陆的天灾。然而,怨声载道之风则天壤之别。
“台东知本温泉区六层楼高的金帅饭店像玩具那样倒下的电视画面,传出了第一个震撼。电视台纷纷开辟了公民记者管道,呼吁民众传送他们所拍到的灾情画面,并开放热线让灾民拨打求助。舆论开始炮轰马英九身为三军统帅,没有第一时间动用军队,只懂得守法,不懂得用权,错失了救人的黄金时间。”(《联合早报》)
台湾的抗灾英雄不会是马英九。也不会有替罪的羔羊。在风灾发生近一个星期后,马英九昨天召开了上任后的首个国安会议,表示要全国总动员救灾,有舆论认为动作太慢了。不过,灾后重建和安置灾民的工作十分漫长,要安抚南部灾民,要挽回民心,这是马政府必须争取加分的一块。但马英九慎用权力为自己树碑立传。
自然灾害是天灾,没有人把大风大雨引来,但是防灾救灾一有不足,就会被视为人祸,这是大陆的模式。相形之下,台湾民众的理性思考要比大陆多些。
CN*今日报导,美国加州海面的台风正在形成。阿根廷今冬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早。2006年阿国哥洛多瓦省的萨达菲市遭洪水袭击,几乎淹没全市。西方国家在天灾前后都由专职专业机构按预算成本抗灾。总统也一定先由专职专业部门弄清了情况,作出预算之后才发布讲话和前往灾区慰问。而调动军队的事相当慎重。体现了民主制度国家的当家人对公共资源的负责任的睿智。
天灾面前,损失不可避免。抗灾的目的是减少损失在可控能力之内,而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添加损失。
两岸政府在天灾面前,已经有了成绩单。我认为马英九及台湾民众比大陆一些网民要理智得多。
公平科学合理地使用手中的权和国家资源是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的核心。用权为个人的形象打造面子工程的做法,无论得到多少欢呼声,历史最后都会界定这种自私行为变象贪污。因为,国家资源是全国人民的。而不是手机用户们的。 |
|